历史

老兵黄忠(2/2)

是这个“兵”字。

    但是,骂人也有技巧。关羽不可能无缘无故地乱骂一通,人家明明是“将”,不会因你骂其是“兵”就真的变成了“兵”。何况,将黄忠贬为“兵”,自己皆非也与之相同成了“兵”,骂来骂去骂到自己身上有何意义。因此,此“兵”亦不应简单作“军人”来解。

    3、“老兵”的含义。

    老者,又可解为长久、经常之意。

    兵者,亦指军队中最基层的成员。

    结合此两点,似乎应将“老兵”译为“长期身份不高的人”。

    黄忠传:“(建安二十四年219)是岁,先主为汉中王,欲用忠为后将军,诸葛亮说先主曰:“忠之名望,素非关、马之伦也,而今便令同列。马、张在近,亲见其功,尚可喻指;关遥闻之,恐必不悦,得无不可乎!”先主曰:“吾自当解之。”遂与羽等齐位......”

    这里由诸葛亮牵出了一个“名望”的问题,他认为这是关羽反对的理由。然而,“名望”和“年岁大的军人”是扯不上关系的。而“长期身份不高的人”则与其相合。

    那么,为什么黄忠在关羽眼里是一个“长期身份不高的人”呢?

    黄忠传:“黄忠字汉升,南阳人也。荆州牧刘表以为中郎将,与表从子磐共守长沙攸县。及曹公克荆州,假行裨将军,仍就故任,统属长沙守韩玄。先主南定诸郡,忠遂委质,随从入蜀。自葭萌受任,还攻刘璋,忠常先登陷陈,勇毅冠三军。益州既定,拜为讨虏将军。”

    在关羽行太守事、拜偏将军、封汉寿亭侯时(见关羽传),黄忠还只是一个中郎将;及关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时(见关羽传),黄忠还只是假行裨将军;当拜关羽董督荆州事时(见关羽传),才升黄忠为正式的五品杂号讨虏将军。这,或为“长期身份不高的人”的理由(和关羽相比)。

    综上所述,说黄忠是老将,似乎并无站得住脚的切实证据。而黄忠到底老不老,则因史料之缺还不能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