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三国论坛评论精选 > 王勃三国论:全唐文卷一百八十二

王勃三国论:全唐文卷一百八十二(2/2)

尸横遍野的事情怎么可能发生呢?而天子被迫出京落难在黄河边,不得已之下在曹阳露宿.百官饿死在墙壁之下,六宫在道路上流离奔波,都是由于何进的不明智及贾诩之言的过失啊.于是刘岱.乔瑁.张超.孔融等人大起义兵而天下响应.英雄们显示他们的骁勇.运用他们的智谋和才能,从而导致了海内沸腾,天下大乱.袁绍占据四州之地向南争雄,刘表拥有十万军队却坐观成败.小小的袁术却想称帝,而无能的公孙瓒只想保存易京的基业,最后公孙瓒穷困而死,而袁术也是忧愁而死.至于袁谭.袁尚兄弟二人不能同心.刘琦.刘琮也失去了荆州,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有非常贤能的人而不能任用,看到了长期的计谋却不能实施,自以为自己的力量和智谋非常强大,天下仅仅靠着自己的名气就可以轻松取得啊.悲哀啊!我看三国这些君主,很少人能够以诚待人,使百姓安于自己的土地,遮藏自己的不足之处,听从善言就怕还没有完全办到,一旦听到谏言就立刻改悔,那么他们只能割据地方,鼎足而立称王不是合情合理的吗?孙权继承父兄的事业,委任周瑜.鲁肃以重任.因为周泰的伤势而哭泣,为吕蒙的病情祈祷上天,爱惜休穆的才能而不加罪于他,听取张昭的谏言而屡屡拜访,所以能南到交趾,赶走了五岭的士兵,东到海隅,拥有了百越的百姓.地方扩大到五千里,士兵拥有数十万.如果孙登不过早去世,孙休能多活几年,不将帝位传于暴虐的孙皓,那么江东之地,未必就能被西晋攻取.以刘备的宽仁得众,关羽.张飞的万人之敌,诸葛亮有如管仲.乐毅般的才能,作为左右手来攻取天下.也差不多该成功吧!而当初战败丧师,居然败的如此迅速,奔波在陶谦.公孙瓒之间,寄居在袁绍.曹操之下,难道不是拙于用兵,而且遇到了非常厉害的敌人的原因吗?当初刘备南撤时,樊城河南一带跟随他的人很多,等到了当阳,已有十万人.曹操率五千人追到长坂,大举进攻,刘备十万人顿时烟消云散,仅仅能够单身逃跑.正要远逃之时采纳了鲁肃的意见,投奔了夏口.当时诸葛亮正在军中.假如真的能够运筹帷幄,军容严整,训练有素,运用象田单包左车(7)似的奇谋.曹操孤军仅仅几千人,夜以继日行军三百余里.辎重来不及补充,前后无法互相援助,难道此时不就可以一战而擒获曹操?拥有十万人,竟然连一个箭头也没有准备,这和把犬和羊喂给豺虎吃有何区别?由此可知应变将略,不是诸葛亮之所擅长的结论是对的.(8)周瑜正要领兵取西蜀,却病逝于巴丘.如果他还活者,恐怕西蜀之地,再非刘备所有也.但是刘备屡次失败却百折不挠,终于能够在西蜀创立江山,难道不是由于他的仁德最优秀吗?诸葛亮去世后,刘蝉把整个西蜀之地丢弃了.听到谯周懦弱的话而气愤得忘了吃饭,听到了姜维的计划而又兴奋的称赞.可惜姜维功败垂成而智谋不足,难道是由于天命吗?还是人面临灭亡之际才知道仁德不足的时候,栈道灵关都是不足以依靠呢?

    曹操用兵就象孙子和吴子一样,面对敌人,使用奇谋而很少失败.所以能向东抓住吕布.向北击败袁绍.在寿张打败黄巾.在射犬斩杀了眭固(9),大军向北进攻,杀了蹋顿,大军向南进攻,刘琮束手就擒.重振威烈之名,清理了中原之地,然后挟天子以令诸侯.确实是超然的英雄豪杰呀.然其缺点是气量狭小,猜忌过分.孔融.荀彧都因此而遇难,崔琰.毛玠最终也不能幸免.因此我知道曹操决不肯笼络巴蜀和江东使之归附,从而平定东南,这是必然的道理.曹丕登基时已经处于壮年.接受汉朝的禅让获得帝位,在朝廷上处理政事小心谨慎,博览过各种古书古籍.文质彬彬接近于君子了.但是不能够创立万代基业,打下数百年江山.(原因是什么呢?)不顾念骨肉之情,把执掌国家大权委任给外姓之人.向远方求珠宝,在朝廷之中不讲求礼节.对辛毗有断袖之癖而被妇人取笑.曹睿即位仍然奢侈**,老百姓们苦于劳役和兵役,天下之财力都浪费在建设台榭上.曹髦决断是足够了,但是忍耐力要差许多.他的雄才大略,经纬远国,和以前的几位君主相比,并无可取之处.山阳公的坟土还未干,陈留王的房舍已建立了.上天的报应为什么那么迅速呢?所以我粗略的评论一下,主要包含劝戒的意图,希望后来者能够有所借鉴.(1)应为超新星,二十八宿中的翼宿对应楚地,氐宿对应宋地(2)东汉预言家,其人不明,三国时期多假托其言祸福(3)谯:音qiao,古地名,今安徽省毫州市.沛:音pei,古地名,今江苏省沛县.

    (4)金陵:今南京城

    (5)董扶,东汉时官员,其事迹见于<三国志刘二牧传>

    (6)此段存属封建迷信,读者可不必深究.

    (7)<史记田单列传>:而田單走安平,令其宗人盡斷其車軸末而傅鐵籠。

    (8)读到这里愚者无话可说,估计王勃把刘备带的十万民众当成十万军队了.(9)《三国志武帝纪》:“四年春二月,公还至昌邑。张杨将杨丑杀杨,眭固又杀丑,以其觽属袁绍,屯射犬。夏四月,进军临河,...大破之,斩固。公遂济河,围射犬。洪、尚率觽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