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三国论坛评论精选 > 周瑜--被小说歪曲的统帅 作者:郭亮

周瑜--被小说歪曲的统帅 作者:郭亮(2/2)

样曹操就不费一兵一卒而平定江南。孙权从父兄手里接过江东这份产业,那是经过流血一城一地打下来的,他不甘心让出去。然而,大多数部下却认为不能跟曹操打,道理很明显,力量对比不成比例,太悬殊了,江东军队全部不过十万,要全集中兵力去打曹操,江东的豪族大家就要趁势做乱,山越少数民族也会不听管制,曹操还没打败,后院就起火了。如果只拿出五万去对付曹操好象很难取胜。就在此时,鲁肃出来支持抗曹,然后建议请周瑜回来商讨抗曹大计。周瑜从前线回来,明确表示“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又给孙权解除思想上悬殊不敌的顾虑,分析说“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足用,英雄乐业,尚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况操自送死,而可迎之邪?”周瑜的话坚定了孙权与曹操一战的决心,因为周瑜与孙策的关系非同一般,孙策死后,周瑜“以中护军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是属决策层的,他的意见份量自然要大得多了。有了他和鲁肃的支持,孙权才算最后下了决心。周瑜主动请缨挂帅出征,指出曹操有用兵四忌,“此数四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将军擒操,宜在今日。瑜请得精兵三万人,进住夏口,保为将军破之。”三万兵,还保证能破曹,似有些太过。《江表传》上另有说法,“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众数虽多,甚为足畏。得精兵五万,自足制之,愿将军勿虑。”孙权回答“五万兵卒难合,已选三万人,船粮战具俱办,卿与子敬、程公便在前发,孤当续发人众,多载资粮,为卿后援。”周瑜本要五万兵,孙权凑不齐,准备了三万,这是实际情况。虽然人数不多,但加上刘备的二万,对付曹操的水军,应该是占优势的,曹操所率北军性不习水战,虽在邺“作玄武池以肄舟师”,但一年的训练怎比得上生于斯长于斯的江南水军,所败当然。

    周瑜不仅以曹操为敌,还深为刘备的存在而忧虑。刘备到江东见孙权,周瑜密报孙权“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愚谓大计宜徙备置吴,盛为筑宫室,多其美女玩好,以娱其耳目,分此二人,各置一方,使如瑜者得挟与攻战,大事可定也。今猥割土地以资业之,聚此三人,俱在疆场,恐蛟龙得**,终非池中物也。”周瑜的这一建议不可谓不毒也,但从各为其主的角度看,也是对东吴不无有利。刘备的占有荆州,使周瑜的下一步计划成了泡影,足见他对刘备其人的认识之深。

    打败曹操后,周瑜就开始策划实施发展东吴的行动。他是这样说的“乞与奋威(孙瑜)俱进取蜀,得蜀而并张鲁,因留奋威固守其地,好与马超结援。瑜还与将军据襄阳以-操,北方可图也。”这个计划与诸葛亮的隆中对策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占荆州、下益州,结马超,围攻中原。但此计划为刘备所阻,《献帝春秋》在写了孙刘交涉取蜀的情况后,谈崩了,“权不听,遣孙瑜率水军住夏口。备不听军过,谓瑜曰:‘汝欲取蜀,吾当被发入山,不失信于天下也。’使关羽屯江陵,张飞屯秭归,诸葛亮据南郡,备自住孱陵。权知备意,因召瑜还。”

    周瑜对刘备的看法不佳,而刘备对周瑜的印象也不好。《江表传》记了这样一件事“刘备之自京还也,权乘飞云大船,与张昭、秦松、鲁肃等十余人共追送之,大宴会叙别。昭、肃等先出,权独与备留语,因言次,叹瑜曰‘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顾其器量广大,恐不久为人臣耳。’”这话里有话,有的文章说刘备是想挑拨孙权与周瑜的关系,这似乎有点像,因为周瑜击退曹军是那末大的功劳,后来生病,没见孙权有慰问抚恤的举动,相比之下,吕蒙只打下个荆州三郡(建安二十年,孙权派兵偷袭荆州取得三郡长沙、零陵、桂阳,加上原有一郡江夏郡孙权拥有四郡,刘备只剩武陵一郡,刘备带兵五万下公安与孙权争荆州,后双方妥协,重划领土,给刘备三郡南郡、零陵、武陵才算了结),即受到孙权的破格之奖赏,当其生病,又把吕蒙“迎置内殿,所以治护者万方,募封内有能愈蒙疾者,赐千金。时有针加,权为之惨慽,欲数见其颜色,又恐劳动,常穿壁观之,见小能下食则喜,顾左右言笑,不然则咄唶,夜不能寐。”多加宠爱,由此可见,孙权多少是接受了刘备的进言。政治家不能象一般人,见风就是雨,对一些人事的判断和处理都是缓慢进行的,那些听到什么话马上就火冒三丈的当不了政治家,当了也是短命的。周瑜的地位使他有一种优越感,接人待物缺少点尊重态度,刘备与孙权联合抗曹,刘备要与吴军商议有关事项,刘是一方的君,周是另一方的臣,本应臣见君,而周瑜却找借口让刘备来见他,《江表传》上说他表示“有军任,不可得委署,倘能屈威,诚副其所望。”你有军任不能动,刘备就没有军任了?他还是君肯定比你个臣事多且繁,他就能动吗?不讲道理。刘备没办法,当时正有求于人,自己说了一句“我今自托于东而不往,非同盟之意也。”解嘲的话,屈尊前往见周瑜。肯定这一来一往给刘备很难忘的印象,周的那样托大的姿态,刘备有理由认为他在江东也是如此,刘备说他“文武筹略,万人之英”是客气,重点是后边那句“恐不久为人臣耳。”刘备说的话不完全是坏话,也有其极具价值的地方,比如他对曹操说吕布反复无常叛丁原杀董卓,是符合吕布的性格特点的,曹操也心知肚明,说刘备怕吕布跟了曹操会壮大曹的力量,纯属小人之见。孙权恰恰最担心的就是这一点,出兵打仗,他从没给过部下太多的军队,他只给周瑜三万人去打曹操,而为牵制曹操孙权在东线打合肥,派张昭攻九江用兵就多于周瑜的主战场,建安二十年,他带十万军队打合肥,这就是一个证明。刘备对周瑜的印象太差,作为拥刘反曹主题的《三国演义》是把刘备当做正面形象来描写的,因而就把对他大不敬的周瑜作为讽刺的典型来写,极尽夸张丑化之能事,于是一个风度翩翩的儒将就成了心胸狭窄,嫉妒,害人的将军,其实刘备对他的不满才是他被人们误解的根源,加上诸葛亮是人们非常喜爱的丞相,清廉,鞠躬尽瘁,为了衬托他的美好形象就把周瑜做了对立面,使一代英才成了小肚鸡肠的人。以风流倜傥心胸开阔的周瑜,被小说写成了心胸狭窄,小肚鸡肠好嫉妒人的样子,实在是一桩千古冤案,只能由我们给予平反,还不知道老百姓同不同意,毕竟《三国演义》给周瑜定的嫉妒小心眼的性,流传时间太长了,影响也太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