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红楼漫卷世纪风-单世联 > 红楼漫卷世纪风(单世联)--注释

红楼漫卷世纪风(单世联)--注释(2/2)

集》页3,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

    (57)李希凡、蓝翎:《红楼梦评论集》页。

    (58)李希凡、蓝翎:《红楼梦评论集》页13。

    (59)李希凡、蓝翎:《红楼梦评论集》页35。

    (60)李希凡、蓝翎:《红楼梦评论集》页2  3。 (61)周汝昌:《我对俞平伯研究红楼梦的错误观点的看法》,北京:《人民日报》1954年10月30日。

    (62)周扬在1954年10月24日中国作家协会古典文学部举办的《红楼梦》研究座谈会上的发言,会议记录见《文学遗产》第二十九期(1954年11月1崐4日)。

    (63)《俞平伯论红楼梦》页701。

    (64)引自边彦军:《**论〈红楼梦〉》,北京:《红楼梦学刊》1993年第4期。

    (65)《胡适红楼梦研究论文全编》页118。

    (66)《俞平伯论红楼梦》页807。

    (67)《俞平伯论红楼梦》页189。

    (68)冯至在1954年10月24日中国作家协会古典文学部举办的《红楼梦》研究座谈会上的发言,会议记录见《文学遗产》第二十九期(1954年11月1崐4日)。

    (69)刘梦溪:《红学三十年》,北京:《文艺研究》1980年第3期。

    (70)陈徒手:《人有病 天知否》页7。陈说似有误,“据文化部出版局统计,从1951年到1965年的15年间,《**选集》一至四卷的累计印数约1000万部。”(方厚枢:《当代中国出版史上特殊的一页》,北京:《出版史研究》第三辑)据此,1962年的印的《毛选》当不止5万部。

    (71)何其芳《〈论红楼梦〉序》。

    (72)李新:《反“右派”亲历记》,《**党史资料》第67辑,**党资料出版社,1998年。

    (73)刘梦溪:《红学三十年》。

    (74)李希凡:《红楼梦艺术世界》页475─476,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

    (75)《俞平伯论红楼梦》1143。

    (76)何其芳:《曹雪芹的贡献》,北京:《文学评论》1963年第6期。

    (77)王希廉:《红楼梦总评》,一粟编:《红楼梦卷》第一册页149。

    (78)周策纵:《论红学研究的基本态度》,《海外红学论集》页1。

    (79)二知道人:《红楼梦说梦》,一粟编:《红楼梦卷》第一册贡83。

    (80)《俞平伯论红楼梦》页359。

    (81)徐兆玮诗,一粟编:《红楼梦资料》第二册页404。

    (82)《俞平伯论红楼梦》页40。

    (83)宗璞:《〈红楼启示录〉序》,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

    (84)周策纵:《红楼梦外一支 血泪书》,《红楼梦研究集刊》第五辑页198,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85)引自陈晋:《文人**》页318  324。 (86)李希凡:《红楼梦艺术世界》页391。

    (87)李希凡、蓝翎:《谁引导我们到战斗的路上》,北京:《中国青年报》第22期,1954年11月16日。

    (88)吴小如:《我所看到的目前古典文学研究工作中的一些问题》,北京:《文艺报》1954年第23、24期。

    (89)黄肃秋:《反对古典文学珍贵资料垄断居奇的恶劣作风》,北京:《人民日报》1954年10月31日。

    (90)茅盾:《关于曹雪芹》,北京:《文艺报》1963年12期。

    (91)参见周策纵:《〈曹雪芹小传〉序》,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0年。

    (92)李希凡、蓝翎:《红楼梦评论集》页305。

    (93)李希凡、蓝翎:《红楼梦评论集》页49 50。

    (94)王佩璋在1954年10月24日中国作家协会古典文学部举办的《红楼梦》研究座谈会上的发言,会议记录见《文学遗产》第二十九期(1954年11月14日)。

    (95)李希凡、蓝翎:《红楼梦评论集》页19。

    (96)引自陈徒手:《人有病 天知否》页4。

    (97)李希凡、蓝翎:《红楼梦评论集》页177。

    (98)李希凡、蓝翎:《红楼梦评论集》页311。

    (99))李希凡、蓝翎:《红楼梦评论集》页309。

    (100)陆定一:《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北京:《人民日报》1956年6月13日。

    (101)李希凡、蓝翎:《红楼梦评论集》页306 307。

    (102)岂凡:《从〈红楼新辨〉引起的》,贵阳:《红楼》1996年第4期;克非:《世纪末“红学”的尴尬》,广州:《粤海风》19997年第10期。

    (103)《胡适红楼梦研究论文全编》页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