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红楼复梦-(清)陈少海 > 第六十一回 太夫人欢乐洗孙 小丫头因哭得福

第六十一回 太夫人欢乐洗孙 小丫头因哭得福(2/2)

太同太太那里都是承瑛堂、瓶花阁、荫玉堂、海棠院四处的姐姐妹妹们轮着伺候照应。姐妹们有福同享。我的主意,拢共拢儿按股均分才是个道理。”芳芸、紫箫一齐说道:“福姐姐说的是。你们人多,咱们六个每人听出二成添着你们,不然过少些儿。”秋瑞道:“竟是这样,不用再说,取笔砚来开出单子算一算,照股一分就结了。”

    丫头们取了笔砚、算盘,铺下纸。秋瑞开了人数,说道:“先算咱们的。”芳芸道:“四十二万七千五百正数,每千二十该有多少?”秋瑞算道:“二四如八,二二如四,二七一十四,二五得一,应该八千五百五十两。再算他们的,三四一十二,二三如六,三七二十一,三五一十五,应该一千二百八十二两五钱。咱们听出二成,该拿出一千七百十两。咱们还有六千八百四十两,六个人,每人拿了一千两去。那八百四十两送了梦玉买果子吃。修妹妹同二珠公,咱们六人轮班请吃东道。”

    海珠笑道:“瑞丫头倒派的很公道,你顺着手儿替他们算算。”

    秋瑞道:“方才福姐姐说,将四处的姑娘拢共拢儿均派,固然公道,又见姐妹们的情分,但到底差使是差使,私情是私情。我的主意,四处的姑娘们,每处送银一百两,尽尽姐妹们的情,让他们各自各儿去分。咱们差使只管分差使的股儿,这才有个轻重。”掌珠道:“这倒很是,你竟是这样替咱们算罢。”秋瑞道:“他们本分是一千二百八十二两五钱。再加上一千七百十两,共二千九百九十二两五钱,除去四百两,尚有二千五百九十二两五钱。他们是二十四个人均分,每人应该一百零八两一个。那五十两五钱给伺候倒茶、送点心、剪烛花及一切在事出力的小丫头、老妈们去分。按着他们轻重酌赏,不必均派。”

    众人都说:“实在派的公道。”

    秋瑞道:“咱们将垂花门的提出,叫周大奶奶们来取了去。余外的各人分开,以便各归洞庭。尽着瞅住这一堆银子也不是个事。”紫箫道:“叫人将朱姐儿的替他送到芳芷堂去。咱们五个人的交在海姐姐们这里,慢慢来龋”梦玉道:“倒也爽快。叫听差的到垂花门去,不拘请那一位大奶奶来说话。再给我叫茗烟进来。”

    听事的去了一会,领了茗烟跟着槐大奶奶进来。秋瑞们将单子给槐大奶奶瞧过是这样一个派法;又对茗烟说了一遍。梦玉将他六人的分出,叫茗烟领了出去,照数分给五人。茗烟谢了大爷同奶奶们的赏,将六百四十八两抱到垂花门。自家出去叫那五人进来,各领去谢赏。槐大奶奶也叫了几个老妈儿们,将一千几百两搬到垂花门,按着数目四人均分。江苹们各人叫了丫头抱回家去。一会儿工夫,各人分散。海珠叫金凤将大爷同五位奶奶的分项收起。他们得的一百两也叫他们拿去,四人均分。一宿晚景无事。

    到了次日,是集瑞堂二哥儿洗三,谢催生、送子娘娘,兼着请客。老太太吩咐合宅亲丁都在致远堂伺候中上祀祖,又吩咐在景福堂给二哥儿洗三。合宅男女准其来瞧,不必禁止。祝府内外大小人等,无不喜欢踊跃。惟有凝秀堂李姨娘同这几个姑娘忙的动不得。院子里摆了十几万的五色喜蛋,陆续发交垂花门。按着亲疏厚薄,照单子三百、二百、一百、八十亲友家分送。盐店、当铺、绸庄、药局、一切本家的铺子,每处二百;宅里的师爷、先生、伙计、相公,每间屋子五十个;戏班子每班五百个;宅里内外大小男女孩子每人十个;门上及垂花门各一百;承瑛堂、荫玉堂各处三百;其余太太、奶奶听其自取,不计其数;还有外来的娘儿、妈儿们也不拘大小,每人十个。

    不管是谁,只要走进祝府的门子,就吃喜蛋,还要揣回家去。

    染的十三四万蛋,一会儿工夫不剩一个。李姨娘急的什么儿似的,不住的催着买蛋。又赶着取二百斤上好苏木,对着红花赶紧又染。桂夫人想起李姨娘也带着身子,实在过于辛苦。回了老太太将朱姨娘派了凝秀堂帮办。那些男女亲友都要来看洗三,内外十分热闹。

    梦玉夫妻们换了素服,石夫人婆媳也换了青服,都陆续到致远堂伺候。不一会儿,老太太领着一大阵缓缓而来。祝筠同桂夫人一边一个,扶进宗祠。祝母笑道:“怨不得我又得孙子,原来芙蓉开的如此茂盛。一会儿祭过祖先之后,取杯酒来,让我敬敬花神,不可负了他的好意。”桂夫人笑道:“芙蓉花固然吐瑞呈祥,人芙蓉亦勤劳出力,人与花俱不愧其名。”老太太点头道:“前日你大姐姐起身的书子里说:‘很亏芙蓉昼夜辛勤,下船之后,仍是他一人料理。’像这样的人,真可与芳芸、紫箫做得帮手,你大姐姐那里一天离的掉他?将来少不了又是我这老媒婆,替咱们这小东西撮合上,完结你大姐姐的一件心事。”桂夫人笑道:“有了一个好的就叫老太太拉着不放,将来二孙子也瞧着他哥哥的样儿。可是老太太要拿出钱来,盖几间房子让他们好祝”祝母听说十分欢喜,不觉哈哈大笑。走到祖先堂,只见红烛辉煌,那些花果、供品、菜蔬都摆的齐整富丽,心中甚乐。

    赶着站在中间,至诚上香,跪下去恭恭敬敬拜了八拜,默祷一番。桂夫人夫妻扶了起来。老太太站在一边,让儿子、媳妇、女儿、姨娘、孙儿、孙媳、孙女、外孙挨次拜完。献了一回酒菜,又拜过一回,焚化金银锞,折了出来,见长生用大红雕漆盘子托着三爵杯酒,站在旁边。老太太慢慢走到池边,对着芙蓉端了一端,将酒奠在池内,看了一会,领着众人走出宗祠,对着祝筠道:“你出去陪客,不必送我进去,我还要到别处去逛会子,来看洗三。”祝筠答应,辞了出去。换了宾来、五福在两边扶着,缓缓走出致远堂,对着桂夫人道:“现在天已寒冷,咱们靠祖宗的福庇,不少穿,不少吃。我瞧着这几家本家,还有戚大奶奶们几家亲戚,光景都有些紧紧的。你将最苦的开出一个单子,每家送两扣米,二十两银子过了冬儿。这项银子在我的月费里开销罢。我听见咱们家的晓亭大奶奶说,四姑娘赶冬至月要出嫁呢。咱们照常例加一倍的送他,早早送去,也好让他给女儿预备预备。”桂夫人连声答应。老太太道:“我有年纪,那里照应到这些应该的事。你们也要常来对我说说,别省了几个钱,叫人家背后咒骂。常言说的好’一家饱暖千家怨’,真是一点儿不错的。”

    祝母一面说着已来到景福堂,各家亲眷都在那里。中间设着两条红漆春凳,上面摆着一个五彩描金的洗儿盆,盆里红漆架子上放着筛子,里面铺着小锦褥子。旁边放着红绸、红布手巾。这边杌子上放着锦绣衣服、抱裙。祝母瞧了一遍,问道:“毛衫子是做什么的?”桂夫人答道:“用梦玉穿旧的百岁衣改了几件。”祝母点头道:“很好,原该如此。天也不早了,咱们拜过娘娘就洗三罢。”姨娘们听见,赶忙叫人去知会集瑞堂,命宋姥姥好生抱了二哥儿出来。一面吩咐茶房里将煎好的长寿汤取来倾在盆里。

    不一会,二哥儿抱了出来。祝母瞧见生的方面大耳,鼻直口方,高眉广额,声音清朗,心中欢喜之至。各家太太、奶奶们无不交口极赞老太太厚德栽培,又是一个状元品格。桂夫人亦觉甚喜。因老太太祀祖过劳,请陪客坐,自家拜过送子娘娘,命宋姥姥给哥儿洗裕老太太将手里的两个金钱撩下盆去,口里说道:“愿你福寿双全。”于是,桂夫人、石夫人、梅秋琴、海珠等姐妹,还有来的各位太太、奶奶、小姐们都一齐添寿,不拘金银珠宝往盆里乱丢。又请了祝筠同些至亲老爷、太爷们进来,俱各添寿。祝府的合宅男女都要给二爷增福增寿,撩了一盆一地的洋钱、小锞、小元宝、铜钱、一块半锭,闹了不计其数。祝母喜的拍手大笑。众位太太们也乐的大笑。

    忽听见景福堂外有人发喊的大哭起来。桂夫人忙问道:“是谁?”老太太亦听见,着人来问。王家的进来回道:“是怡安堂闲散丫头增福,因挨挤不上哭起来。”老太太听了笑道:“叫他来。”王家的答应,出去带了进来,朝上磕头。众人瞧着倒长的清秀,一面擦着眼泪。老太太问道:“你叫什么?”

    答道:“丫头叫增福,在怡安堂宜春姑娘名下伺候。”又问道:“你多大年纪?这会儿为什么哭?”增福答道:“丫头十三岁,拿了一百大钱来,要给哥儿添寿,被他们挤着不得进来,因此着急大哭。”祝母大喜,叫他起来,拉着他摸摸脸,说道:“好孩子,你要给哥儿添寿,你名儿又叫增福,很好,你将钱撩在盆里,去抱抱哥儿。我就派你到凝秀堂,专管服侍哥儿罢。”增福忙磕头,谢老太太恩典,赶着过来,将一百大钱撩在盆里。宋姥姥将哥儿给他抱了一抱。老太太们乐的大笑,对桂夫人道:“增福派了执事,照着各堂办事丫头一例开销。先给他些衣服首饰,也叫他体面体面。”

    桂夫人答应,吩咐杨家的抱了哥儿,拜过娘娘,给老太太磕头,求赏名字。杨**照着吩咐拜佛之后,给老太太磕头,求赏名字。祝母喜极,将哥儿接了抱在怀内。杨**起来站在一边。祝母对桂夫人道:“他哥哥是梦美玉而生。他是正收锞银之际生的,将来定是个富家。即就将他哥哥’梦’字排行,竟取名梦金罢。”桂夫人道:“老太太赏的名字很是。”祝母抱了一会,交给**抱着,让各位太太、奶奶瞧瞧,内外皆知道叫梦金二爷。宋姥姥道过喜,收拾洗儿钱有好几百两,十分欢喜,不住口的大赞,叫了跟来的丫头、老妈都用包袱包起。

    今日是梦金的三朝,就在景福堂摆设喜面筵席。内外男女普赏酒面,按着执事定席面丰简。总是四人一桌,连送去请各铺伙计,以及大小各衙门,这日内外两厨房不下三百余席。祝母瞧见这样热闹,心中喜极。晌午上了席,水陆并呈,珍馐毕备。

    正吃的热闹,查家的上来回道:“大太太已到了台儿庄,前站来了,老爷叫请老太太示下。”祝母听说,又悲又喜,说道:“梦玉领着各堂媳妇们,赶着连夜去接。”桂夫人道:“媳妇也去才是。”秋琴道:“只有海珠已将临月,同着三妹妹在家服侍老太太,我同二姐姐领着他们连夜就去。”祝母点头道:“很是。这会儿收拾下船赶不及渡江,不如吃了饭再下船去,将船湾在江口,明日一早就可过去。”吩咐查家的:“去对老爷说,赶着多备船只,除了我同三太太、东大奶奶不去外,其余都去,连夜下船。你再各处知会执事丫头、媳妇赶着收拾。连日天气过暖,恐有大风,身上都要多穿衣服。”

    查大奶奶答应,连忙出去传话知会。不一会工夫,一个个只顾忙着收拾,那里还有心吃饭。垂花门赶着拟派了跟去的姑娘、媳妇名单,请桂夫人过目。增改了几个,将单子发到各堂知会收拾。老太太正吃着酒,忽然想起这人,说道:“必得要去知会。”不知这人是谁,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