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辕门的睿智(2/2)

的忌惮,但是做为吕布的性格来说,这个举动确实很难得.也可以看出吕布还是有心机的,面对刘备在徐州的声望,和对于大局观的展望来说,吕布的行动都是很有大家风范的,尤其是那种对于失信的人宁肯得罪也不妥协的架势,还真的值得学习.

    再说袁术,听了长史杨弘的建议,再次结好吕布,让他按兵不救刘备,又遣纪灵为大将,雷薄、陈兰为副将,统兵数万,进攻沛城。袁术这招还不错,他知道刘备吕布是两只虎,齐心则难图,悖心则易破,逐个瓦解只目前最好的方法.而吕布的的为人天下人没有不烦的,只要说除吕布,只要在势力足够的情况下,恐怕没有人不愿意搭帮结伙的.而真正难收的是刘备!袁术利用的一样是刘备和吕布曾经的那段仇恨;而且,刘备前番那没事找事对自己发动的战争显然激怒了袁术,以袁术这样的胸襟能容忍这种事情恐怕很难.

    刘备闻信可荒了手脚,无奈之下,也只能求助吕布了,吕布此时又体现出了一种睿智,他一样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在心里已经有了自己的打算.....

    刘备,纪灵两方被吕布拉到了一起,与其说吕布是请,倒不如说是两人都不敢不来.一个指着吕布不救,一个指着吕布去救,都忙不迭地前来赴会.<演义>中对于此段的描写也是很传神的---

    纪灵下马入寨,却见玄德在帐上坐,大惊,抽身便回。左右留之不住。吕布向前一把扯回,如提童稚。灵曰:“将军欲杀纪灵耶?”布曰:“非也。”灵曰:“莫非杀大耳儿乎?”布曰:“亦非也。”灵曰:“然则为何?”布曰:“玄德与布乃兄弟也,今为将军所困,故来救之。”灵曰:“若此则杀灵也?”布曰:“无有此理。布平生不好斗,惟好解斗。吾今为两家解之。”灵曰:“请问解之之法?”布曰:“我有一法,从天所决。”乃拉灵入帐与玄德相见。二人各怀疑忌。布乃居中坐,使灵居左,备居右,且教设宴行酒。酒行数巡,布曰:“你两家看我面上,俱各罢兵。”玄德无语。灵曰:“吾奉主公之命,提十万之兵,专捉刘备,如何罢得?”张飞大怒,拔剑在手。叱曰:“吾虽兵少,觑汝辈如儿戏耳!你比百万黄巾何如?你敢伤我哥哥!”关公急止之曰:“且看吕将军如何主意,那时各回营寨厮杀未迟。”吕布曰:“我请你两家解斗,须不教你厮杀!”这边纪灵不忿,那边张飞只要厮杀。布大怒,教左右:“取我戟来,布提画戟在手,纪灵、玄德尽皆失色。

    纪灵的那个"大惊",可以看出他对于刘备的些许忌惮,也从侧面突出了吕布的立场对于这场战役的重要性.他向任何一方的偏向都可以直接导致另一方的失败!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吕布可以很个性地耀武扬威,在这种环境和局势下,他是两放谁都需要利用,也谁都不能惹的人物.那句"布大怒曰:取我戟来,布提画戟在手,纪灵、玄德尽皆失色"也正是在着力描写吕布的立场对于两方的关键性.同时作为吕布本身的地位.是相当安全的,因为他已经把事情分析的近乎透彻,对于睚眦必报的袁术,是绝对不可能和刘备联兵的.自己是袁术利用的对象,所谓的利用,就是有一种依赖性在里面,而刘备呢,他不可以死,他一旦死了,自己就会随之被灭掉,刘备也一样清楚这样的境遇,所以也对吕布有一种急切的依赖,既然这样,他就完全可以凭自己的主观意愿去玩弄一方,这次他选择了刘备.一旦袁术违约,他就有充足的理由帮助刘备合兵打袁术,所以画戟的故事上演了,并在吕布精湛的武艺演得近乎完美.

    当下吕布射中画戟小枝,呵呵大笑,掷弓于地,执纪灵、玄德之手曰:“此天令你两家罢兵也!”喝教军士:“斟酒来!”各饮一大觥。”玄德暗称惭愧。纪灵默然半响,告布曰:“将军之言,不敢不听;奈纪灵回去,主人如何肯信?”布曰:“吾自作书复之便了。”酒又数巡,纪灵求书先回。

    纪灵一点脾气也没有,有也根本不敢去发.因为面对这么过分的方式和这么明显的偏心,是不需要用"默然半响"去琢磨的.还要沦落到"求"书而去;而刘备的"暗称惭愧"也说明了他本身对于吕布心机和武艺的折服.至于袁术,大怒归大怒,但是一样没有办法,因为对于战争游戏,第一就要求自己要玩得起,不然他也不会在这种可以把自己气死的情况下,马上又去和吕布结亲了....

    有一种设想,如果箭没有射中呢?也一样没有关系,以吕布这样说翻脸就翻脸的性格,既然是奔着刘备来的,就不怕得罪你袁术.在吕布眼里,刘备一样有着可利用价值且危险性少,而袁术呢?这种人品可谓危险性极大.所以帮助刘备是铁定的.吕布的心理也许早就抱着"射不中就射不中"的打算了.纪灵也应该感谢吕布射中了,一旦因为没有射中争执起来,估计自己也就不用费心思去求书了,会真的死在徐州的地盘上.随着画戟被箭射中的"当啷"一声响.刘备的汗也渐渐干了.看来吕将军的脉还真不是那么好摸的,在残忍的外表下也有着自己的睿智,这次是刘备脱了险,谁知道下次又是谁遭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