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乱谈三国 > 谈谈姜维和诸葛亮的差距

谈谈姜维和诸葛亮的差距(1/2)

    公元221年,饱经风霜的刘备在成都称帝。关羽已经兵败被杀,这时候的蜀汉仅仅局限于益州一角。根据唐朝杜佑编纂的《通典-食货典》记载,蜀汉此时有20万户90万口(人);公元263年,后主刘禅向兵临城下的邓艾投降,这时的蜀汉共有28万户94万口(人)。为了考察蜀汉的人力资源,这里做以下几个假定:

    1 蜀汉的人口一直维持在90万人左右。实际情况当然复杂,不过这个简化还是能说明一定问题的。

    2 蜀汉人口的平均寿命为40岁 3 蜀汉人口中最有建设能力,包括战斗力和农垦能力的是年龄在20-30岁之间的男性青年。

    这样的精兵强将蜀汉有多少?简单,12。5万。如果以15岁为标志,蜀汉的“战斗力”保持在27万,其中12。5万为精锐。

    再看看蜀汉的兵力变化。刘备称帝一年后就在彝陵之战中惨败,几乎全军覆没。估算其损失为4万士兵;魏延驻防汉中,估计其兵力为3万。因为这两处都是蜀汉的精锐,也假定他们全部属于那12。5万的精兵强将。那么彝陵之战后蜀汉在益州还有多少精锐?5万5千;包括汉中,8万5千。公元227年,距离刘备兵败仅仅5年诸葛亮率军北上汉中开始准备北伐。尽管他从平定的南方得到了“无当飞军”这样的部队,5年内也会有一定程度的恢复,从上面的数字仍然可以看出,10万大军几乎带走了当时蜀汉全部的壮劳力。

    那么问题就来了,后方谁来农垦?当然只有老少妇。三国时都江堰并不曾被废弃,诸葛亮为它还专门拨了一千二百兵士民工。但都江堰只是一个水利工程,它方便了农垦,本身却不会农垦,最终还是要靠人来利用这个有利的条件。而10万大军驻防汉中(并不富裕)使得在天府之国种地的人即使不少,效率却不可能高;而汉中虽然有人力资源,却缺少良田沃土。日积月累这当然会影响到蜀汉的家底。这下子明白曹操从汉中等地先后两次迁走的十三四万户居民对蜀汉是什么样的打击了吧。按照一户居民四口估计以及上面的比例,一下子就是6万精锐的此消彼长。另外,汉武帝时期开始中国的农业向"精耕细作"发展,其标志就是班固在 >中记载的"代田法"。这一耕作模式的好处就是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摆脱对水源(灌溉)的过分依赖,即使是盐碱地也能有一定的收成,但需要的劳动量剧增。曹魏之所以大规模军屯,就是因为人力资源的欠缺使得它被迫利用士兵这一壮劳力。而蜀汉精锐尽出,后方的农业恐怕只能停留在依赖灌溉的基础上。对此,我认为其实诸葛亮心里是有数的。为了说明这个问题,首先将诸葛亮和曹魏的主要对抗罗列:

    太和二年(公元228年)春,诸葛亮出祁山,曹魏震动,但因马谡失街亭前功尽弃。

    太和二年十二月,曹休兵败淮南后诸葛亮围攻陈仓,因魏军有所准备攻城不克而退兵。 太和三年春,诸葛亮派陈式攻拔武都阴平,郭淮稍作抵抗后在诸葛亮主力的威慑下撤退。 太和四年夏,魏在大司马曹真建议下多路伐蜀,因大雨连绵而撤退,双方不曾大规模交手。 太和五年(公元231年)春,诸葛亮再出祁山,司马懿坚守险要不战。几个月后蜀军因为军粮供应困难撤兵。

    青龙二年(公元234年)四月,诸葛亮出陇东五丈原,并约定孙权同时出兵夹攻。曹睿亲自打退孙权,诸葛亮与司马懿对抗数月而无机可趁,八月病逝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