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三国三十六计 > 三十.各个击破——孔明安居平五路

三十.各个击破——孔明安居平五路(1/2)

    这个智谋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八十五回“刘先主遗诏托孤儿 诸葛亮安居平五路”。

    刘备新亡,称帝不久的曹丕乘机联络五路大军伐蜀,想成就统一大业。这五路兵是:一、辽西(今辽宁义县西)羌兵十万,先从旱路取西平关;二、南蛮王孟获起兵10万,攻打益州(今云南晋宁东)、永昌(今云南保山)等郡;三、孙权起兵10万,攻两川峡口,径取涪城(今四川三台西北);四、降将孟达起上庸兵10万,西攻汉中;五、曹军以大将军曹真率兵10万,攻打阳平关。50万兵马五路来犯,蜀国闻此消息,上下惶惶不安,倾国之危,迫在眉睫。这时诸葛亮却推病不上朝,数日闭门不出。这可急坏了众君臣。后主刘禅亲自去亟相府探望,却见诸葛亮正在池边悠闲地观鱼。原来诸葛亮这几日正闭门考虑退兵之策,他告诉焦急万分的后主:“陛下不必忧心,四路大兵我已退了。惟东吴一路,我正考虑派谁作使者前去,退之容易!”刘禅一听大喜,这才放下心来。

    真是神了!诸葛亮安居不动就能退数十万大军?原来诸葛亮不愿泄密,故瞒住了朝中百官,而他实际上已在运筹帷幄、暗里调动兵马,以不同方法去震慑各路兵马。诸葛亮究竟是怎样安然击退五路敌军的呢?

    蜀大将马超世居西川,在羌人中威信极高,被称为“神威天将军”。诸葛亮星夜传檄,令马超伏四路奇兵,镇守西平关。西番兵出西平关,见到马超,不战自退,吓回去了。这是第一路兵马。

    南蛮孟获兵马强悍,但他们生性多疑。诸葛亮派人飞报大将魏延,令他率领一军左出右入、右入左出,以疑兵之计阻击孟获。孟获见到蜀兵四出调动,以为主力兵马在此,撤退回洞了。这是第二路兵马。

    叛将孟达,诸葛亮了解到他与李严曾结生死之交,故他派人送了一封李严的亲笔劝诫信给孟达。孟达接到信后,兵马走到半路,“忽然染病不能行”。这是第四路兵马。

    阳平关地势险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诸葛亮谴调赵云引一军把守,守而不战。曹真率大军无法攻破,只好折道而回。这是第五路兵马。

    关于第三路东吴之兵,诸葛亮后派邓芝为使者前去说项。邓芝从容不迫,向孙权陈述了联蜀对魏的利害,孙权为之所动,又见其它几路兵马都不战而败,他干脆没再发兵。

    一场气势汹汹的五路兵马来犯,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被军师诸葛亮兵不血刃地消解于无形之中了。

    [评析]

    看起来十分强大的敌人被诸葛亮化于无形之中,这里他使用了“各个击破”的计谋。但各个击破的前提是了解每一个对手。诸葛亮对五路兵马有全面的了解,比如蛮兵的多疑、羌人的敬马超如神、东吴的首鼠两端、孟达的叛将心理、曹真进兵的天然障碍等,进而对症下药,所以能“药到病除”。这里应该说还有一个知己知彼的战略素养的问题。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各个击破之例说——康熙平定三藩之乱

    按左携右并不是平均用力,而是有主次、缓急之分,有重点打击对象的。清康熙帝平定三藩,就是抓住主要敌手,各个击破的。“三藩”是指顺治年间派驻云南、广东和福建三地的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继茂(后由其子耿精忠袭爵)。开始,他们奉命南征,击败南朝政权及农民起义军余部,其权势也随之恶性膨胀,成了拥兵自重、独霸一方的地方割据势力,危害着国家的统一。当时有“天下之财赋,半耗于三藩”的说法。三藩之中,吴三桂的势力最大,他割据云南,圈占民地,抢掠人口,苛捐杂税,鱼肉百姓;并招降纳叛,广植党羽;其选官、练兵,都不让朝廷过问,用财开支,不受户部限制。康熙十二年(1673年),吴三桂拒绝朝廷撤藩的旨意,发动了叛乱,接着,耿精忠、尚可喜也树起了反清的旗帜。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三藩之乱”。三藩之乱爆发时,康熙帝仅20岁,他虽年轻,但机智过人。他运用自己的智慧和胆略,出色地指挥了这场大规模的平叛斗争。康熙亲自制定了重点打击吴三桂,争取其他叛乱者中立、投降的作战方针,并利用耿精忠与台湾郑经的矛盾,招降了耿精忠。1677年尚可喜忧愤而死,其子尚子信也因与吴三桂矛盾尖锐,在清军的进逼下,向朝廷投降。1678年,吴三桂在内外交困中死去。一场席卷10省、长达8年的三藩叛乱终于被平息。

    各个击破之例说——石达开巧破敌水师

    1854年冬,曾国藩率湘军水师顺长江而下,直奔湖口。石达开奉命督领太平军在湖口江面布防,迎击湘军。湖口,位于长江入鄱阳湖之口,上通楚北,下达皖南,素有“七省通衢,三江门户”之称,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太平军在湖口江面设置了一座巨大的浮筏,筏上环造木城,设立望楼,有数百名官兵把守,浮筏两侧还有许多炮船守护。太平军凭借这个水上堡垒粉碎了湘军多次进攻,曾国藩恼羞成怒,倾其全部水师与太平军决战。经8小时激战,太平军击毙了近千名敌人,但终因寡不敌众,浮筏被突破。这使得从长江进入鄱阳湖的通道出现了缺口,敌一经由此长驱直入,将会对太平军后方造成严重威胁。石达开并没因作战失利张皇失措,经过冷静思考,一个扭转败局的良策在他头脑中迅速形成。

    原来湘军水师是由大小不同的两类战船组成,大船叫“快蟹”、“长龙”,比较笨重,船上配有重炮,可屯放辎重,用于远程轰击和保障后勤供应;小船叫“三板”、“四板”,没有篷盖,每船有20多把桨,三五尊小炮,运行灵便,是主要的攻击力量。这两类战船只能互相配合作战而不能分离。石达开还敏锐地意识到,曾国藩骄横轻敌,求胜心切,战局发展有可能使其轻便船只脱离大船编队,首先闯入都阳湖。因此,只要相机封锁江面就能将敌大船与小船相分割,实施各个击破。于是石达开下令,浮筏缺口暂不修复,原地监视敌人动向。

    果不出所料,曾国藩把石达开的诱敌策略看作是太平军无力抵抗的表现’,他命令120多艘小船运载3000多名水兵从浮筏缺口全部冲入都阳湖中。石达开见敌中计,便立刻下令封锁江‘面。一夜之间,湖口江面神奇地出现两道浮筏,将敌水师船队拦腰斩为两段。同时,几十只太平军小船满载柴草、硝药冲进湘军外江船队放火。刹时间,湖口江面烈焰滚滚,火光冲天,恰似当年的吴魏赤壁鏖战。湘军大船由于失去小船配合,运转不灵,混乱不堪,被烧毁大半,余者仓惶遁逃。冲入鄱阳湖的湘军轻便小船得知外江船队被烧,急忙掉头回援,这时退路早已被堵,在太平军猛烈攻击下,遭到了与大船同样的下场。湖口一战,太平军大获全胜,进而扭转了西征战局。

    各个击破之例说——蒋介石各个击破战军阀

    1928年7月6日,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在北京开会,到西山碧云寺孙中山灵前举行“北伐完成报告祭”。8月9日,蒋又派特使到奉天,劝张学良把五色旗换成青天白日旗。至此,蒋宣布中国“统一告成”。

    其实,蒋介石统一中国,只是各军阀问表面的暂时的“联合”。实际上,当时蒋介石的南京政府能控制的地区只有东南五省。全国数十个国民党新军阀都拥兵自重,各霸一方,根本不听蒋介石的号令。这其中四个势力最大的新军阀是:占据着鲁、豫、陕、甘一线广大地区的冯玉祥;控制着山西省和平津地区的阎锡山;拥有广西、湖南、湖北三省和华北一些地区的李宗仁;统治着东北四省的张学良。

    1929年1月1日,蒋介石在南京召开“编遣会议”,决定将现有的84个军,计272个师,裁减为65个师60万人。这次会议,蒋大谈“裁军”、“统一”、“集中”、“奉还大政”、“归命中央”,实际上是想用和平手段夺取各个军阀的军权,企图一举收拾蒋系以外的军阀实力派。

    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等“新军阀”都出席了这次会议。这些靠兵起家的“统帅”们,都懂得“有兵才有一切”的道理,因此对蒋介石的所谓“裁军”、“统编”都冷眼相看,不予支持。

    蒋介石看到用和平的手段收服各路“诸侯”不可能,便决心利用各军阀之间的矛盾,用武力各个击破,实现“统一”。

    他首先把矛头对准桂系军阀李宗仁,因为李宗仁当时占据武汉,对蒋氏政权南京政府的生存威胁最直接。

    1929年2月下旬,蒋军开始压迫武汉桂军。李宗仁慌忙化装逃出南京,潜往上海。3月21日,蒋介石宣布开除李宗仁的党籍,下令讨伐挂系,蒋桂战争爆发。由于交通断绝,李宗仁不能及时赶到武汉。面对蒋系刘峙十万大军,桂系军心动摇。蒋介石不失时机,派人前往武汉策反。不久,武汉桂系黄陂前线指挥官李明瑞宣布“服从中央”,回师讨伐武汉。前军李明瑞倒戈,使武汉守将夏威等人十分惊慌,匆忙中作出决定:放弃武汉,向西退却。蒋介石眼看形势有利,亲赴武汉坐镇,命令军队追击。夏威等人看大势已去,不得已通电下野,余部却被蒋军缴械收编。与此同时,蒋介石又派人带着巨款赴河北策反桂系将领,果然也找到了反叛者。桂系河北守将白崇禧只好逃回广西。蒋介石乘胜追击,派大军进剿广西。5月中旬桂系兵败,李宗仁、白崇禧逃往香港。蒋桂战争以蒋介石大获全胜而告终。

    当蒋介石把枪口对准李宗仁的时候,为了稳住冯玉祥和阎锡山,使他们不插手,蒋拉拢冯、阎对武汉起兵。冯、阎虽未出兵,却通电“服从中央”,其实是想坐山观虎斗。可是,李宗仁惨败后,蒋介石就立即把枪口调转过来,第二个指向便是冯玉祥。

    为了制服冯玉祥,蒋介石还是使用老办法,先拉拢阎锡山,使之保持“中立”;又用离间收买桂系将领的同样手法,策反冯玉祥的部将。5月22日冯军部将韩复榘、石友三通电“服从中央”。蒋介石立即下令讨伐冯军,像对付李宗仁一样,开除冯玉祥党籍,还发出“通缉令”,缉拿冯玉祥。冯玉祥勉强挣扎,率军自卫,然而终因四面受敌,加之军心涣散,无法继续抵抗,只好通电“下野”。

    冯玉祥兵败,去投靠阎锡山。阎锡山见冯玉祥来投靠自己,以为冯军也归附于自己了,感到自己的力量增大了,不由得洋洋自得。此时,在阎的脑海中出现了一个宏伟的计划:用冯军打头阵去对付蒋介石,然后不失时机,夺取国民政府第一把交椅。于是,9月17日,阎锡山夜会冯玉祥,约定西北军先进攻蒋军,晋军随后接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