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论陶谦(1/2)

    陶谦这个人,也算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这倒不是因为他有多么大的才能和伟略,人们对他的认识大都集中在“三让徐州”上。他在曹操为父复仇、血腥屠城的困难局面下,求救于青州刺史田楷,田楷又同当时还是平原相的刘备同来协助。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陶谦对刘备赞赏有加,并在病故之前把徐州让给了刘备(让徐州的确有过,但“三让徐州”却是小说家言,不足为信。本文要讨论的是历史事件,因此不再赘述)。一下子把个之前还是默默无闻的大耳公推到了前台,刘备一夜成名,由一个芝麻绿豆大的平原相跻身诸侯之列。要说陶谦此举也说明他还是很有些见地和头脑的,但偏偏史料上对他的评价却是相互矛盾的:一种是时人张昭,他认为陶谦“膺秉懿德,允武允文,体足刚直,守以温仁。令舒及卢,遗爱于民;牧幽暨徐,甘棠是均”,分明是一个文武双全的好官,而另一种是陈寿,则说他“背道任情??????刑政失和,良善多被其害,由是渐乱”,最后是“昏乱而忧死”,这又象是个昏官。那么历史上的陶谦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呢?为什么史料上又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结论呢?让我们去伪存真,对各种历史记载进行认真的分析和对比,从内政、军事、政治等各个方面来做一个综合分析,看看这个陶谦的真面目吧。

    (一)

    历史上的陶谦本是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势力之中的重要一员,他的发展、灭亡对后来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都有着一定作用,特别是对曹操、刘备两大势力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不过,陈寿的《三国志?陶谦传》及范晔的《后汉书?陶谦传》中对他的记载基本相同,而且是语焉不详,对于我们了解陶谦帮助有限,尤其是对陶谦的内政管理能力的记载很少,所以陈寿所言的陶谦“背道任情??????刑政失和,良善多被其害,由是渐乱”的证据并不充分。不过我们可以综合其它的相关史料,对这个问题进行一番讨论。

    陶谦(公元132—194年),东汉末丹阳(今安徽当涂东北)人,字恭祖,父亲曾做过余姚长之类的小官,但在陶谦幼年亡故(见《吴书》)陶谦从政是没有什么背景可言的,他只能是从基层做起,综合《吴书》、《三国志?陶谦传》的记载,陶谦步入仕途之后,在任职徐州牧之前,先后担任过卢令、舒令、幽州刺史之类的地方行政官员。政绩如何呢?证据不多。《吴书》中引用张昭的话说是“令舒及卢,遗爱于民;牧幽暨徐,甘棠是均”,联想到张昭一生刚正不阿,从不溜须拍马,虽说此言有点过于赞誉,还是基本可信的;另外在《吴书》中还有一个有趣的记载,也可作为佐证: 陶谦在担任舒县县令时,曾经得罪过上司,上司想伺机进行报复,但“谦在官清白,无以纠举”,这也可以说明陶谦这官做的应该不差。

    陈寿在《三国志?陶谦传》之中说陶谦在担任徐州牧的时候,“是时,徐州百姓殷盛,谷米封赡,流民多归之。而谦背道任情:广陵太守琊邪赵昱,徐方名士也,以忠直见疏;曹宏等,谗慝小人也,谦亲任之。刑政失和,良善多被其害,由是渐乱”。范晔的《后汉书?陶谦传》中也说“(陶谦) 诏迁为徐州牧,加安东将军,封溧阳侯。是时,徐方百姓殷盛,谷实甚丰,流民多归之。而谦信用非所,刑政不理,别驾从事赵昱,知名士也,而以忠直见疏,出为广陵太守。曹宏等谗慝小人,谦甚亲任之,良善多被其害。由斯渐乱”。这两个记载基本是一致的,但都有个问题:按照陈寿和范晔的说法,徐州渐乱的时间,是在陶谦担任了徐州牧之后,也就是在献帝初平元年(190年)之后,而之前呢?这两本史书都说是“徐州百姓殷盛,谷米封赡,流民多归之”,那这个“是时”的时间谁是徐州的刺史呢?还是根据陈寿的《三国志?陶谦传》及范晔的《后汉书?陶谦传》的记载:是陶谦!综合相关的很多史料,陶谦是在灵帝中平五年(188年)的时候出任徐州刺史的。也就是说是陶谦把徐州治理的“百姓殷盛,谷米封赡,流民多归之”!陈、范二人自己打了自己一个大嘴巴!至于说到陶谦亲小人、远贤士,我们不妨从陶谦到徐州后由刺史到州牧这六年的在内政方面的所作所为来进行探讨。

    灵帝中平五年(188年),陶谦出任徐州刺史,首先迅速扑灭了境内的黄巾之乱,“境内晏然”,稳定了局势。当时整个中原广大地区“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徐州也不例外。据《先贤行状》中记载:徐州当时是“世荒民饥”。针对这一情况,陶谦“表(陈)登为典农校尉,乃巡土田之宜,尽凿溉之利,粳稻丰积。” 陈登时年仅二十五岁,后来陈登在“广陵有威名”(《三国志?陈登传》)可以说是陶谦慧眼识英雄,使之名声大噪,证明陶谦用人有方。

    除了对待年轻的陈登,陶谦对于当时居住在徐州的士人也是多加任用和提拔的。后来的历任曹魏御史大夫、司空的王朗就在陶谦手下做过会稽太守。王朗在历史上以才华横溢、知识渊博、经常不顾情面上书直谏著称,这样的人才对陶谦的帮助自然不小;刘备的小舅子、当时富甲一方的糜竺也被陶谦“辟为别驾从事”(见《三国志?糜竺传》),显然陶谦看中的是糜家的财力,委以重任,以便造福徐州;在《三国志?张昭传》中还有一个故事:“刺史陶谦举茂才,不应,谦以为轻己,遂见拘执。昱倾身营救,方以得免”。为了求得一个人才,不惜把他抓起来,逼其出仕,可谓方法独特了,这不禁让人想起了曹操为求司马懿也用了类似的一招,都可说是求贤若渴了。虽然史料上没有说明最后张昭有没有到陶谦手下为官,但从张昭对陶谦的悼念文章看,张昭对陶谦没有丝毫的怪罪,反而是大加称赞,这也可说明陶谦为官的能力应该是很好的。

    陈寿的《三国志?陶谦传》及范晔的《后汉书?陶谦传》中都提到了赵昱。据谢承《汉书》中记载:“(赵)昱年十三,母尝病,经涉三月。昱惨戚消瘠,至目不交睫,握粟出卜,祈祷泣血,乡党称其孝。就处士东莞綦毌君受公羊传,兼该群业。至历年潜志,不窥园圃,亲簄希见其面。时入定省父母,须臾即还。高絜廉正,抱礼而立,清英俨恪,莫干其志;旌善以兴化,殚邪以矫俗。州郡请召,常称病不应。国相檀谟、陈遵共召,不起;或兴盛怒,终不回意。举孝廉,除莒长,宣扬五教,政为国表。??????徐州牧陶谦初辟别驾从事,辞疾逊遁。谦重令扬州从事会稽吴范宣旨,昱守意不移;欲威以刑罚,然后乃起。举茂才,迁广陵太守”。赵昱一代名士的确不假,而且很有个性,不肯出仕,是陶谦硬把他请出来做官的, 而且还亲自提拔。《三国志?王朗传》中提到陶谦先是任命赵昱为别驾,后来又提拔赵昱为一方太守,应该说是重用赵昱,而赵昱对于陶谦也是很忠心的,在关键时刻还同王朗一起帮陶谦出过主意。据《三国志?王朗传》记载:“时汉帝在长安,关东兵起,朗为谦治中,与别驾赵昱等说谦曰:‘春秋之义,求诸侯莫如勤王。今天子越在西京,宜遣使奉承王命谦乃’。遣昱奉章至长安。天子嘉其意,拜谦安东将军。以昱为广陵太守,朗会稽太守”,显然是对从这一史料也可以说明陶谦对赵昱的建议不但是采纳,而且事后还对他进行了提拔和重用,显然是对赵昱的一种肯定,象这样的有用之士,又是自己培养的部下,陶谦怎么可能疏远呢?让人有点疑惑。至于陈寿的《三国志?陶谦传》及范晔的《后汉书?陶谦传》中都提到的谗慝小人曹宏,他又身居何职,又如何“良善多被其害。由斯渐乱”,笔者没有找到这方面的资料,不好妄加判断,不过从上面陶谦几个招揽、任用贤士的资料看,陶谦对于识人、用人都是很有一套的,就算陶谦一时失察,任用曹宏之类的谗慝小人,也翻不起多大的浪来,似乎应该不至于出现“良善多被其害“的现象。再加上陶谦本是文官出身,攘外必须先安内的道理他不会不知道,如果他没有把徐州内部管理好,又怎能放心去参加对外的战争呢?陈寿说陶谦“昏乱”似乎是不能成立的。

    (二)

    上面提到,陶谦是个文官出身,但他在军事方面倒也不是一窍不通,要说起来,陶谦还勉强算得上文武兼备呢。灵帝中平二年三月(185年), 随皇甫嵩出征三辅,陶谦被任命为扬武校尉,作为统兵的将领参加了这场战争,“与嵩征羌,大破之”(见《吴书》,下同),立有战功;同年张温司空西讨韩遂、边章,“又请谦为参军事,接遇甚厚”,这也说明陶谦在军事上面还是有点本事的,要不然张温也不会请一个对军事一窍不通的文人去参观学习了。

    张角领导的黄巾起义主力被镇压后,其他各地的黄巾军依然坚持斗争,其中以青州、徐州为甚。为了稳定局面,东汉政权想到了既有担任地方行政长官履历、又有率军作战经验的陶谦,“以谦为徐州剌史,击黄巾,破走之”(见《三国志?陶谦传》),《三国志?臧霸传》中也提到:“黄巾起,霸从陶谦击破之,拜骑都尉”,根据《三国志?朱治传》中的记载,为了取得战争的胜利,孙坚也特意“表(朱)治行督军校尉,特将步骑,东助徐州牧陶谦讨黄巾”。对于这次战争的结果,范晔的《后汉书?陶谦传》中还特意加上了一句:“境内晏然”,说明效果不错,这也为陶谦的军事能力做了一个正面的评价。

    董卓专权时期,各路诸侯合兵讨伐,而陶谦没有参加(为什么不去呢?下一节再谈)。等到董卓逃到长安、各路诸侯散伙后,陶谦却又推举朱儶反董。据《后汉书?朱儶传》记载:“卓后入关,留朱儶守洛阳,而儶与山东诸将通谋为内应??????(儶)乃东屯中牟,移书州郡,请师讨卓。徐州刺史陶谦遣精兵三千,余州郡稍有所给,谦乃上儶行车骑将军。董卓闻之,使其将李傕、郭汜等数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