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三国演义 >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隨筆記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隨筆記(2/2)

马跑来给他送来了通关文书。关都过完了,这是不是也太马后炮了?真没什么诚意,太不仗义了。(234)

    才子:剧情需要

    凌云雕龙:可能是关羽走得太快,也可能是曹操忘了给,等到想起来,关羽已过五关。

    31. 孙策死后,其弟孙权接掌大权,书上是这么形容他的相貌:“孙权生得方颐大口,碧眼紫髯。”

    难道孙权是混血儿?那么他爸爸到底是跟谁生得他呢?那时候的交通还不发达,东吴距离欧洲也挺远的,这真是一个好玩的问题。(248)

    才子:无语

    凌云雕龙:刘备还手长过膝,刘邦大腿还有七十二黑子,都是一堆奇怪的家伙。

    神弓射雕:三国时期其实少数民族已大量融如汉人中,可能孙权的生母是少数民族或有少数民族血统也未定。

    32. 最大的疑问,白门楼后,吕布也死了,那么貂蝉mm到哪里去了?

    才子:据说是老曹给收留了,然后用来贿赂关二爷,关羽要了赤兔;也有说貂蝉和赵云也有一段缘分;又有说‘飞将军’没挂,且和貂蝉西北牧马放羊去了

    凌云雕龙:很多人一直问吕布小妾貂蝉的下落,奇怪,为何没人问正妻严氏呢?还有刘备的妻子曾被吕布掳走,就是没人问下落,其实没有记载的话,谁也不知道。

    孟起:记得是曹操运回许昌备用去了。可能我看的是嘉靖本,不是清朝的毛改本;查了一下,毛本也有这么一句:将吕布妻女载回许都。大犒三军,拔寨班师。

    33. 袁绍不听话,许攸一气之下投靠了曹操,为其献计,不只胜了官渡之战,并且一举夺了翼州。

    接着许攸两次放出狂言:

    一、“却说曹操统领众将入翼州城,将入城门,许攸纵马近前,以鞭指城门而呼曹曰:‘阿瞒,汝不得我,安得如此门?’操大笑。众将闻言,俱怀不平。”(278)

    二、“一日,徐褚走马入东门,正迎许攸。攸唤褚曰:‘汝等无我,安能入此门乎?’褚怒曰:‘吾等千声万死,身冒血战,夺得城池,汝安敢夸口!’攸骂曰:‘汝等皆匹夫,何足道哉’!”(279)

    许攸看起来并不像个缺心眼儿,怎么两次说出这么狂妄的话?难道因为袁绍不采纳他的意见,他急于通过后面的功绩来证明自己的能力?但也不必表露得那么明显。最后被徐褚所杀,真的是有点咎由自取。

    才子:先前谁让老曹没穿鞋就跑出来了

    凌云雕龙:有的人就是大嘴巴,狂妄而惨遭不测,司空见惯,前面的祢衡不就是个例子,何独许攸!

    神弓射雕: 许攸,小人也

    孟起:这段我印象最深的倒是“操大笑”那三个字,笑得我毛骨悚然啊。与祢衡那段事后大笑“舌剑反自诛矣”,一笑在事后,一笑在事前,真是高瞻远瞩,修为见长啊。

    34. 蔡瑁设计杀刘备,定于襄阳大会众官。请刘备主持时,张飞说了这么句话:“筵无好筵,会无好会。”很有远见嘛,那么早就给官僚作风敲了一记响钟。

    我又仔细看了一下,原来这句是在双引号中套了个单引号,即张飞引了别人的话,不知最早这句话是谁说的?(291)

    才子:可能出自----鸿门宴

    凌云雕龙:「筵无好筵,会无好会。」《说岳》就有,大概是一句谚语。

    神弓射雕: 似乎只能是“鸿门宴”

    35. 刘备依徐庶之计夺了樊城后,认了县令刘泌的外甥刘封(原名寇封,后随备姓)为义子。“关羽曰:‘兄长既有子,何必用螟蛉?后必生乱。’玄德曰:‘吾待之如子,彼必事吾入父,何乱有之!’云长不悦。”

    我的疑问是关羽为什么因为这么一点小事就不高兴了呢?难道后面还有什么文章?(303)

    才子:日后关羽也可说是栽在这事上,看到失荆州就知道了

    凌云雕龙:有亲子不用,却用义子,春秋就是太多废嫡立庶,关羽熟读左氏传,耳濡目染而不悦。

    神弓射雕: 关羽向来孤傲,对刘备也是如此,其实并不是只有这一次和刘备斗气的,呵呵

    36. 电视剧《三国演义》我没看几集,最难忘的要数徐庶走马荐诸葛那段,如今看来他在刘备帐下呆了那么久早不说、晚不说,偏等被逼离开才说出卧龙的下落。唉……再聪明的人也是有私心的,这人的占有欲还是挺强地。(307)

    才子:鸡头凤尾,孰轻孰重?

    凌云雕龙:演义中徐庶以单福助刘备没有久,正值忙碌,后来其母被曹操所赚,方寸已乱,当然无暇道及。事实上在正史中,刘备屯新野时,徐庶就已劝刘备寻卧龙,后来在当阳一役,刘备、孔明与徐庶并行,结果被曹操追破,俘虏徐母,徐庶只好改诣曹操。

    37. 孔明先生可爱的童子。关于他有两处比较好玩的描写。

    一、“玄德来到庄前,下马亲叩柴门,一童出问。玄德曰:‘汉左将军、宜城亭侯、领豫州牧、皇叔刘备,特来拜见先生。’童子曰:‘我记不得许多名字。’玄德说:‘你只说刘备来访。’”

    童子有性*格!

    不过刘备也确实恶心,真有本事,不念这么多头衔,旁人照样认识。这让我想起郭芙经常介绍自己的方式:我的外公是谁谁、父亲是谁谁、母亲是谁谁……众人听了半天也不知道她本人到底是谁;还有一例:如今很有名气的洪晃在美国看心理医生时,医生问她是谁,她这么介绍自己:我外公是谁谁、我妈是谁谁、我继父是谁谁、我丈夫是谁谁。外加许多定语以显示上述人物的地位。

    三个例子放在一起不是很有意思吗?也许我的想法有些偏,但我觉得这些人都没什么自信。(310)

    二、刘备三访茅庐时,终于学乖了:“有劳仙童转报:刘备特来拜见先生。”。注意“仙童”,他可真会拍马屁。(316)

    才子:呵呵呵呵呵呵呵

    凌云雕龙:摆架子通常容易碰壁,刘备三次访人不到,也该学乖了,何必浪费时间。

    38. 刘备二访茅庐,见到他的弟弟诸葛均说:“……今特冒风雪而来……”

    特别厌恶这种口吻,这好像很多新闻体的说法:某某领导(记者、警察……)冒着风雪、严寒、酷暑、危险到哪里哪里视察、慰问、关怀云云。我想这都是这帮人的工作,你既然拿了那份钱就该做好它。工作要求你就应该考虑到会遇到种种情况,按照工作的要求做到了,算是尽了本分,没什么好特别强调的。特别强调环境的艰苦,是为了不露痕迹地说出自己是多么的不辞辛苦、爱岗敬业、身先士卒……,相当虚伪。他们都应该像《鼠疫》里的医生学习。(313)

    才子:由此看出----态度逐渐谦虚仁逊

    凌云雕龙:特冒风雪,所以还是遇不到,其实早就猜想前二次都是因为刘备态度不好,所以孔明故意刁难。第一次不在,第二次外出,第三次正在睡觉,也许三次本来都在家也说不定。

    神弓射雕:人的脸,树的皮,无谓为这事指责刘备吧

    39. 第三十八回,诸葛孔明先生可出来了!刚拿到书时我就在翻目录,没想到这么关键的人物竟耗到全书的三分之一时出场!终于知道原来先生三十九岁时方出茅庐,将近不惑之年后才辅佐刘备夺得三分天下。真的英雄要耐得住寂寞呀,可有的人呢,这样的年纪却已经“死”掉了……感叹ing……(317-319)

    才子:记得是27岁出茅庐(难道记错了?)

    凌云雕龙:孔明以二十七岁设想《隆中对》。

    40. 孔明先生宁愿在家呆着也不愿入世。刘备又哭了:“先生不出,如苍生何!”最受不了这种代天下人表态的口气,刘备有什么资格代表苍生。再说,苍生没了谁也不是活不下去地。这马屁拍得忒没水平了。

    或者换句话说:我刘皇叔是人民的大救星,我可以代表苍生,你要是不出来,“如刘备何!”。就是和我过不去,俨然有要挟的成分。(319)

    不久刘备被曹操逼往江陵的途中,路过景山后,看到从者零落无几,又哭了:“十数万生灵,皆因恋我,遭此大难……”简直就是太不要脸了。(344)

    才子:呵呵,大耳贼

    凌云雕龙:不一定没有刘备就不能救苍生,对照起前面的曹操不可杀一样,其实苍生并非无谁就必生必死之类,人创历史,非历史左右人。

    41. 曹操大军压境,刘备弃了新野和樊城后,面对十余万百姓时,又哭了:“为吾一人而使百姓遭此大难,吾何生哉!” 百姓逃难在战争中是很正常的事情,说这话真的很不要脸,刘备以为自己是谁,这人也太自恋了。

    后来,甚至要“投江而死,左右急救止”。虚伪!恐怕他就是知道旁人会救他才敢跳河,这就是做戏给百姓看。真有诚意自杀的,都是偷偷摸摸找个没人的清静地方了断。一般故意表现得要死要活得,都不会真死,肯定有什么图谋。(340)

    才子:呵呵,大耳贼

    凌云雕龙:刘备高举仁义,情绪激动很正常,很多刽子手从来没想过难民的生死。因此刘备伤心未必为假,有人考试不及格就自杀,也多所闻知,失恋而死,更是屡屡多有,也许刘备真的故意作做,有点伪善,不过,伪善毕竟为善,小奸就是真奸。比方有人捐钱赈灾,或许实为博名,但是灾民因此得而温饱,这种伪善固然非真心,但是真物对灾民有益,就是真善。小强盗抢东西,也许心诚大方,表里一致,但是终究坏蛋。刘备一生不标榜屠城,不滥杀功臣,也许很假,但是比起被屠、被杀,心真有何用,狠心还不如伪善。

    神弓射雕:古人常有“视天下苍生为己任”的思想,这应该是值得尊敬和赞扬的。

    42. 第四十一回,长坂坡赵子龙单骑救主那段,写得真是精彩。当时的紧张程度比关羽的过五关斩六将时还要惊心动魄万分,更厉害的是赵子龙“杀死曹营名将五十馀员”。

    《三国演义》中我唯一喜欢的大将只赵子龙一人。(344-347)

    最后赵云保得小主公安全见到刘备,出现了那场著名的掷子事件。我觉得刘备够虚伪,真有愧心,就要认真地掷,掷都没掷死,可见没有诚意,所谓掷子显然只是笼络臣子的烟雾弹而已。不过最后也出了点问题,刘禅为什么是扶不起的阿斗呢?恐怕就是那时候摔傻的罢。(348)

    才子:呵呵,大耳贼是坐着的而且手长

    凌云雕龙:刘禅并非真傻,有孔明这个能臣在,何必独揽大权,正如有人考据三国水利,曹魏有堤坝水库,为何蜀汉未新建?其实因益州有杰作都江堰在前,没有必要好大喜功,毁旧堰而造新堰,因此放手让孔明掌管大权也不错。至于刘禅乐不思蜀也没错,若不日日玩乐,难道还天天演习,这才会找死。

    神弓射雕:常山赵子龙,一个完美的英雄

    孟起:刘备摔孩子,曹操割头----发,彼此彼此。不然怎么说了: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也。大实话。

    43. 刘备的夫人们最麻烦,已经不知道有多少回了,扯后腿的永远是她俩,后来长坂坡死了个糜夫人又多了个阿斗,相当麻烦。

    才子:没有二位夫人和阿斗,怎显得兄弟重情武将忠义

    凌云雕龙:若非情况危急,谁会抛妻弃子。

    44. 曹操领百万大军来袭江东,时劝孙权归附,共伐刘备。鲁肃是主战派,当时他是这么说的:“如肃等降操,当以肃回乡党,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将军降操,欲安所归乎?位不过封侯,车不过一乘,骑不过一匹,从不过数人,岂得南面称孤哉!”

    此话可证:即使汉献帝灭了曹操,重掌大统。但人心已散,队伍就不好带了。有实力的都想称“孤”,谁还稀罕什么爵位,有了天下自己就有了封别人爵位的权利。英雄也好、枭雄也罢,早就不拿皇帝当回事了。(355)

    才子:有理

    凌云雕龙:领导若靠人心支持,这些人散心就是分手之时,不若善加管理,让更多的人来依靠。汉献帝管不住曹操,就算灭了曹操,也管不住其它权臣;相反的,刘备广招人才,英雄乐业,魏吴都有叛乱民变,就蜀特别少,为曹操立功为司马家,篡曹家也是司马家,可见成也司马,败也司马。

    45. 孔明先生舌战群儒时,主降派头号分子张昭说:“昭乃江东微末之士,久闻先生高卧隆中,自比管乐。……”也就是说诸葛亮当时是很有名气的一个人,而他的哥哥诸葛瑾很早以前就在孙权的帐下,可孙权为什么就不知道有这么一个可得万世基业的人才呢?(355)

    直等到诸葛亮以二乔激周瑜后,周瑜才知道此人厉害,方派了诸葛瑾去做说客。家门口的人才居然被放过了,敢问他们的眼睛都长在哪里了?这是不是应该叫做兔子不食窝边草捏?(370)

    才子:亲兄弟明算账

    凌云雕龙:孙权确实派人找过孔明,但孔明不肯,答曰:「(孙权)观其度,能贤亮而不能尽亮,吾是以不留。」刘备亲自来访,孙权透过人来找,态度不同。陆逊就是被孙权派人骂死(骂到死),周瑜的儿子皆因不明原因死亡也不知其中有何猫腻,在江东为臣如伴虎口。

    46. 孔明先生舌战群儒时,虞翻质问:“军败于当阳,计穷于夏口,区区求救于人,而尤言‘不惧’,此真大言欺人也!”孔明先生的回答相当精彩:

    “刘豫州以数千仁义之师,安能敌百万残暴之众?退守夏口,所以待时也。今江东兵精粮足,且有长江之险,犹欲使其主屈膝降贼,不顾天下耻笑。----由此论之,刘豫州真不惧操贼者矣!”

    这段话说得实在,不因为曾经的失败或自己的弱小而自卑、怯懦,举陈事实,没有夸夸其谈,赞!不卑不亢的态度,对比的巧妙运用,言语的犀利,不愧是卧龙先生!(357)

    才子:呵呵

    凌云雕龙:兵少失败也就算了,兵粮粮足还想投降,这就是志气问题。

    47. 孔明先生舌战群儒时,回答薛综的质问:“薛敬文安得出此无父无君之言乎!夫人生天地间,以忠孝为立身之本。公既为汉臣,则见有不臣之人,当誓共戮之:臣之道也。今曹操祖宗叨食汉禄,不思报效,反怀篡逆之心,天下之所共愤;公乃以天数归之,真无父无君之人也!”

    之所以抄了这么一大段,是我终于明白了刘备为什么有那么高的人望。刘备以皇叔身份代表汉朝皇帝的正统而战,“汉朝苗裔”的名头够正;反观曹操是贼,名不正言不顺。所以助了刘备算是匡扶汉室,弄好了恐怕还会有光武中兴的希望;归了曹操就成了乱臣贼子,无君无父了。

    但是只因一个相同的姓氏“刘”就能代表所谓的正义,真真荒谬已极。天下应视能者而居之,汉献帝姓刘,不是也奈何不了大势嘛。

    可见“忠孝”二字当真是当时文人悬在头上的利剑。“无君无父”就是忘本、就是反逆。“一臣不事二主”是当时的主流思想、道德准则。所以在《三国演义》的语境下,刘备较之曹操算是正统。而刘备则是刘姓皇族中比较有前途的人选,这就不难理解,作者为什么如此推崇刘皇叔了。

    开始不明白,是因为如今的环境已经和当时不同,我以今人的眼光看去,自然觉得曹操比较可爱,刘备被人喜欢得有点莫名其妙。但是同一本书,放在被“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思想所控制下的古人眼中,就和我们今天的观点大相径庭了,这样的视线下刘备俨然英雄,虽然他很爱哭;曹操竟成了白脸的乱世奸雄。

    又想到了昨天写在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后的话,历史这个东西呀,真的很难说得清楚。“真实”是个相对的概念,在不同的时代,历史的真实有不同的理解,即便是当事人也会有不同的评说角度。而过去发生的是“历史”,今天发生的叫做“新闻”,“新闻真实”岂非也是个老话题了。(358)

    才子:封建制度

    凌云雕龙:古代以身分代表地位,所以曹操既身为汉臣,就该尽臣道,刘备为皇室,本应效忠献帝刘协,万一刘协有什么不测,刘备就有资格称帝,所以不独刘备可称帝,幽州刘虞、荆州刘表及益州刘焉,刘家汉室皆有此念。这也是为何曹操终不篡汉、周瑜在赤壁战前要为汉家除残去秽,实在是汉人的观念深植人心。

    孟起:记得这段应该是薛琮先以曹操兵多势大为由,主张灭刘降曹,典型的投降派论调嘛.孔明遂以忠孝这根大棒,把小薛以天下大势为幌子,其实趋炎附势、鼠目寸光的投降论敲打得没脾气了。针尖对麦茫而已,未必刘姓出身就是刘备得人心的决定因素了。诸葛亮在汉室宗亲刘表的地盘上隐居了十来年不出仕,可见所谓宗亲正统的优势,并没有大家想象地那么大实际效用,关键还是政治集团的领导者要有政治手段和魅力,即所谓的能得人心。后面怀橘陆郎又以刘备出身贫寒,不如曹操所谓相国之后(其实也是水货)来得光鲜,以出身高低论来贬刘褒曹。也是一样的鼠目寸光,孔明也以忠孝正统出身来反驳,却又说“高祖起身亭长,而终有天下;织席贩屦,又何足为辱乎”,其实辩论而已,当时哪条论据好用就用哪条,未必就当真了。

    48. 诸葛孔明智激周瑜时,如此形容二乔的美貌:“操本好色*,久闻江东乔公有二女,长曰大乔,次曰小乔,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

    先生真乃神人也!身居汉末就知道几百年后的唐朝有个杨玉环mm,服了!(365)

    才子:罗贯中写的

    凌云雕龙:周瑜也太好骗,孔明智激而来,竟向孔明求证,摆明会被蒙骗。

    孟起:照这么要求的话,怕是明代小说都是不合格的了,很多成语都不能用哦

    49. 诸葛瑾前来劝服弟弟诸葛亮辅佐孙权,开口以伯夷、叔齐二人之事问之。孔明先生的回答真的太妙了。没等哥哥说出相请之事,便反客为主地请他念在兄弟之情以助刘备。真的太聪明了,把大包袱丢给自己的兄弟,让哥哥先说出伤感情的拒绝。隐含不宣的意思就是:既然你不能为了骨肉之情离开孙权,自然也不能这么要求我离开刘备了。佩服。(370)

    才子:呵呵,诸葛亮是什么人----打棒子给枣儿的人

    凌云雕龙:用人要主动培养,而不是临阵方恨人少。

    50. 第四十九回 七星坛诸葛祭风 三江口周瑜纵火

    其实赤壁一战,诸葛亮只是作为刘备的说客,说服孙权与刘备结盟共敌曹操。之后草船借箭,诸葛亮露了一手也是为了自保。借东风只能说诸葛亮在天气预报方面有些心得。

    其中周瑜确实居功至伟:黄盖用苦肉计;阚泽下诈降书;庞统献连环计。都能看出周瑜深思周密,用人得宜,及至火烧赤壁前,调兵严谨,真有帅才。

    开始不明白刘备有什么资本和孙权结盟。今天看诸葛亮用兵,以便最后的绞杀。(409)

    凌云雕龙:刘备与刘琦占据荆州,敌友未明,若是孙权不愿同盟,孙权的攻击发起不会是夏口,而是柴桑,这样就更难突袭曹操。

    51. 曹操跑到了乌林,这时赵云杀出来“子龙不来追赶,只顾抢夺旗帜”,我很好奇,抢那么多旗帜有什么用处?(411)

    凌云雕龙:赵云的任务为放火,所以只顾抢夺旗帜,两者皆为冲击敌方,而非赶尽杀绝。留退路让曹操一路逃窜,若要围杀,则应合力抄杀。况且曹操的旗帜很有用,为后面夺襄阳、拔南郡留下伏笔。

    孟起:我怀疑这个是老罗受了民间艺术尤其是戏曲的影响,舞台上演起来,旗子代表一切啊。除了旗子还能有啥:)

    52. 曹操败走华容道那段,我对着三国地图研究了半天。就是没弄明白,从乌林到葫芦口,应该先经过华容道呀,曹操是怎么绕过华容道先到的葫芦谷呢?也就是他怎么从 “乌林”----“葫芦谷”----“华容道”的呢?(413)

    凌云雕龙:三国演义出了名的地理错乱,从乌林都能跳过华容道,当然能先到葫芦口。

    53. 关于义释曹操那段。可能诸葛亮就是想放人。

    统计了一下当时曹操的人马,书上说“曹操既脱华容之难,行至谷口,回顾所随军兵,止有二十七骑……”

    之前曹操与张辽,只剩下了“百余骑”;毛玠救了文聘后,“引数十骑到”;后又加上从马延、张觊处分得的两千人马。这总计两千多兵马,又在乌林和葫芦谷损失了很多。

    华容道如果不派关羽完全可以轻松拿下的,所以让关羽去。恐怕诸葛亮就有放人的意思,顺道卖关羽个人情,再用军令状拿关羽一道。此一计,三处得益,先生高明。(410-415)

    凌云雕龙:那是一个很深的道理,曹操不可以杀,所以孔明可能写下「天下」两字,这是杀人的最高境界。

    孟起:这个可以参照西安事变释放老蒋。以当时的革命形势,要是曹操挂了,孙某无疑就是最有希望做全国的最高领|导|人了,老刘那么一点底子,只有被吃掉的份,所谓三国演义,关键就在这个三字上嘛,相互这么制衡着,实力暂时弱小的一方才能有时间和空间去发展壮大。当然,不是哪个都能发展壮大的,你实力弱小也得有壮大的潜力才行。不放曹操,小说书上诸葛是这么说的:“亮夜观乾象,操贼未合身亡。留这人情,教云长做了,亦是美事。”。所谓“乾象”、“不合”。不过是当时战略大势其势所必然的托词而已。为什么教云长做了是美事,借机会杀杀傲气的意思是有的。这就是老罗的文字功夫了。写得不露痕迹。

    54. 自从诸葛亮来了以后,刘备真算是言听计从。这之后他除了哭之外就没别的能耐了。《三国演义》里的刘备,真不找我待见。

    凌云雕龙:如鱼得水后,终有明路,总比以前百战天下而无立足之地好。不独刘备的世界按照孔明的计划进行,连曹操及孙权等人,世局大势亦依孔明的计划的进行,此为先知先觉者的远见,故刘备言听计从。

    神弓射雕:45-54.诸葛亮不愧为中国古往今来第一人,另外:周瑜确实是很有才华的,能让曹操不敢东望的人三国中也只有这么几个。

    55. 周瑜设美人计诓刘备来东吴以换得荆州。书中写了这么一段话:“却说玄德没了甘夫人,昼夜烦恼”----小生偷笑一下,此意颇深呀……(441)

    凌云雕龙:刘备史上妻妾成群,突然没女人,当然寂寞。

    56. 甘露寺,吴国太会女婿,我要是国太就把闺女给赵云了!刘备老嘛咔嚓眼的,怎么能把妙龄的女儿给他呢!人家子龙年少英俊,多帅呆呀!(444)

    凌云雕龙:古代讲求门当户对,吴国太为孙权之母,君字辈,与赵云或周瑜之类,手下辈,两者地位不一样。

    57. 刘备带着夫人终于逃到了刘郎浦。有这么一段:

    赵云曰:“主公在虎口中逃出,今已近本界,吾料军师必有调度,何用忧疑?”玄德听罢,蓦然想起在吴繁华之事,不觉凄然泪下。

    你说他哭什么呢:日后恐怕又要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难舍曾经的繁华?还是后怕“美人计”差点泯灭了自己夺天下的壮志?(453)

    凌云雕龙:刘备自叹人事迥异,原来这一段在江东的迎亲繁华,竟然是一场空,于是又回到身边没女人的寂寞。一方面为江东人心险恶,一方面则是差点被终结。刘备若被杀死,当然没有结局;要是活着,刘备被软禁于江东,被一女而轻天下,刘备一生差点断送于此。

    58. 周瑜欲行“假途灭虢”之计,以助刘备攻打西川为由,而图谋荆州。此计被诸葛亮识破,周瑜行至荆州城下,赵云转述了刘备的一段话:“孤与刘璋,皆汉室宗亲,安忍背义而取西川?若汝东吴端的取蜀,吾当披发入山,不失信于天下也。”

    那当初为什么要与鲁肃定约取西川后还荆州?如果周瑜拿出了当时的约定,刘备又作何解释?

    真受不了刘备这种满嘴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的伪君子。说了一大段冠冕堂皇的鬼话,其实心里既想着荆州又惦记着西川。真受不了这种人。(462)

    凌云雕龙:笑别人伪君子前,最好也用此标准衡量自己。刘备确实得荆望蜀,但是周瑜欲行「假途灭虢」之计,还不是大行伪君子之道,世人多见刘备虚伪,但不知周郎在演义中也是虚伪得很,周瑜与刘备两人差不多五十步笑百步,一个想暗图刘备,一个暗取益州,两人没有结拜真是可惜。

    59. 周瑜在巴丘发出了著名的“既生瑜,何生亮”的长叹后“连叫数声而亡。寿三十六岁。”

    这句长叹实在有自抬身价的嫌疑。赤壁之战周瑜确实堪称英杰,但其后在针对荆州以及诸葛亮的逐个用计及行事中,都棋差许多招,谁叫你在诸葛亮面前犯了那么多的错误,周瑜明显差了很多的档次,把自己和诸葛亮并列,确实可以抽自己了。(463)

    凌云雕龙:欲害别人而被别人反击,再厉害也应为此负责,「既生瑜,何生亮」,只能说天生相克。

    60. 周瑜死后,遗书荐鲁肃为都督,总统兵马。可之前“周郎妙计安天下,陪了夫人又折兵!”,孙权知道后“不胜忿怒,欲拜程普为都督”(454-455)

    这时为何不用程普?而用了鲁肃?(464)

    凌云雕龙:程普与周瑜两人曾经「遂共不睦,几败国事」,而周瑜与鲁肃旧有交情(周瑜带人到鲁肃家索米,鲁肃给一半,没要周瑜归还),而周瑜记住以往交情,所以向孙权推荐鲁肃。

    孟起:程普资格老嘛,三朝元老哦。也可见孙某用人不如周某任人唯贤,当然孙也还算不错就是了。

    61. 柴桑口卧龙吊丧时,祭文中有这么一句:“哀君情切,愁肠千结;惟我肝胆,悲无断绝”听着像哭情人,比较夸张哦。(465)

    凌云雕龙:猫哭耗子,假慈悲,若信以为真,周郎死得真冤。

    62. 卧龙吊孝后在江边碰到凤雏庞统,邀其共助刘备时,说:“吾料孙仲谋必不能重用足下。稍有不如意,可来荆州共扶玄德。此人宽仁厚德,必不负公平生所学。”

    首先这点就比徐庶厚道,徐庶也是没办法了,才在最后关头走马荐诸葛。诸葛亮在举荐人才上是没有什么偏心的,况其确有非常之才,才不怕别人顶替了他的位置罢。

    其次,这是否也可以成为当年诸葛亮不投孙权的原因?(465)

    凌云雕龙:庞统昔日投靠周瑜,周瑜长年让庞统当功曹,还不如投刘备,未知孔明推荐前,刘备的见面礼就是县令,后知孔明说帖后,马上提高为军师中郎将,与孔明地位相同,再笨也不会想回江东。

    63. 鲁肃举荐庞统于孙权后,“权见其人浓眉掀鼻,黑面短髯,形容古怪,心中不喜。”孙权“生得方颐大口,碧眼紫髯”这已经怪到极点了,还好意思瞧不起别人。(466)

    凌云雕龙:以貌取才,曹操曾失之张松,孙权也势利眼低看庞统,看来面貌还是某人的硬伤。

    64. 庞统因相貌问题,不被孙权所喜,后又放出轻视周瑜的狂言,遂见轻于孙权,不被其用。之后鲁肃和庞统有一段对话:

    肃曰:“公报匡济之才,何往不利?可实对肃言,将欲何往?”

    统曰:“吾欲投曹操去也。”

    肃曰:“此明珠暗投矣。可往荆州投刘皇叔,必然重用。”

    统曰:“统意实欲如此,前言戏耳。”

    肃曰:“某当作书奉荐。公辅玄德,必令孙、刘两家,无相攻击,同力破曹。”

    鲁肃和周瑜有很大的不同,如果庞统对周瑜说了这些,周瑜恐怕会杀了他(前者有诸葛亮的例子),他是不能允许人才跑到敌对一方的。但是假如周瑜还活着,他能否重用庞统?即使被周瑜重用,庞统能屈居周瑜之下?这样想下来,我才明白诸葛亮为何要随了刘备。

    而鲁肃竟然反劝庞统去投刘备,当然他不希望这样的人才为曹操所用,成为自己的大敌,所以希望他去荆州?但我觉得最安全的方法是,扣住庞统,既然我用不了你,别人也别想用你。鲁肃的性*格,很值得推敲。(466)

    凌云雕龙:庞统既不在江东重用,独恋空地于事无补,不如改投他人,不是每个人都很小气。鲁肃若能扣留庞统等一干人等,只怕会失人心,不被江东重用就会被拘留,谁会想来江东,此是非之地非死即伤,恐怕只会造成反效果。

    65. 庞统来到刘备处,仍因容貌问题被轻视,被安排到耒阳县充一县宰。不知庞统怎么想的,赤壁现连环计时,曹操并未因其丑陋而轻视他,但孙权和刘备皆因此而见弃之,所以投曹操怎有“明珠暗投”之说,“暗”就“暗”在正统的名分上吗?

    刘备对庞统的问题上,可以看出其实刘备真是个庸才,他其实不能识得真正的有用之才,虽然他很幸运地访到了如雷贯耳的卧龙先生,但活生生的凤雏先生就摆在眼前他怎么就没看出来呢?简直就是个睁眼瞎。

    后来孔明按察四郡归来,告知庞统之事,刘备才知道庞统是个大大的人才,于是“下阶请罪”,前后判若两人,真是虚伪。(466-468)

    凌云雕龙:县令已是很高的官,再上去就是郡守,就郡县制而言,郡守与县令都是一方首长。至于刘备的反应,应为正常,县令不管县事,不理政事,终日饮酒为乐,换成是曹操也会很生气。但刘备不会因耳根轻而随便处罚,反而派人调查后再处置,张飞作得很好,回报刘备,刘备才大惊大才小用,也还好当初没有擅杀,否则不就冤杀无辜。孔明的介绍信在最后才出现,真正起作用的是张飞的识人。比较起来,庞统在周瑜手下当功曹,真是埋没人才。

    66. 书已经看完了,后面的懒得打,提前在这里结束了。最后的感触是《红楼梦》里的一句话:呼拉拉似大厦倾……蜀、吴完得太快了。正是前面那段词:“是非成败转头空”“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凌云雕龙:三国历史脍炙人口,英雄辈出,比起其它朝代更引人入胜。

    2005年4月6日(农历二〇〇五年二月二十八)星期三

    注:

    1. 本文引文及战事情节请详见原书。我所选择的版本是“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12月北京第三版,2000年8月北京第6次印刷的《三国演义》,后注数字为页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