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做不生气的父母 > 三 分清错误的类型(2)

三 分清错误的类型(2)(2/2)

的孩子。”等孩子有了认错的表示,父母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帮助孩子分析错在什么地方,这样的错误会造成什么样的不好的后果,以后要怎么做,才能避免这样的错误。

    相信有了父母这样处理问题的“三部曲”,犯了错误的孩子,一定有勇气承认、改正。

    3 孩子做错了事,但不敢认错

    这个“不敢认错”和刚才讲到的“不愿认错”是有很大区别的。

    “不愿”,说的是孩子从心里不想、不乐意那么做;而“不敢”则更多地表现了孩子内心的恐惧和不安。这种恐惧和不安来自于哪里呢?看看下面这个场景就知道了。

    小强和同学在教室里玩篮球,结果篮球砸烂了一个同学的眼镜,还把一个女生的额头砸出一个包来。爸爸接到老师的电话,把小强从学校揪回家去了。

    “你自己说吧,我倒要看看你是哪块皮子痒痒了?!”爸爸黑着脸,手里提了一根鸡毛掸子。爸爸这句话的本意是:你自己说说吧,你今天错在哪里了?结果这话一出口,胆小的孩子都能把腿给吓软了,小强当然牙关紧闭了。

    “我告诉你,你今天不说,我就把你的腿打断!”爸爸被小强的沉默激怒了,但在小强听来,爸爸这句话的意思是:你今天说与不说,我都要把你的腿打断!

    下面的情景,我不说大概你也能想象得到:爸爸终于忍无可忍,下死手教训了这个拒不认错的儿子,打累了丢下一句:你以后要是再敢这样,我连你胳膊一起打断!惊恐万分的小强在心里默默祈祷:老天保佑我以后再也不要犯错了!

    可事实上,小强毕竟是个小孩子,不犯错怎么可能?那犯了错又该怎么办呢?为了不被爸爸打断胳膊,只好继续掩饰、隐瞒、逃避……

    这就像一幕劣质的电影,场景粗陋、情节简单、人物个性倒是很突出。谁是导演?谁参加了演出?结局如何?恐怕已经一目了然。

    所以说,做父母的一定要有这样一个思想准备:如果教养孩子仅靠呵斥和打骂就可以成功,那人人手里只要握一根鸡毛掸子,不就可以成为教育专家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