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1231章:回家(1/2)

    最后为了能够让唐上仙在紫禁城的皇宫中为朱棣修个全自动现代化卫生间,皇帝陛下甚至答应了唐少哲明显趁火打劫的条件——草原各部的独家贸易权就算是许出去了。

    在皇帝陛下看来,那些草原上的部落都是些个累赘。若不是为了长治久安,他才懒得管这些人的死活。以前草原使团每次前来进贡,都跟穷疯了进城过年似的。

    那个规模那里是使节团?就算贸易团都很有些超编了!

    但凡是能够拉上一点关系的全都来,浩浩荡荡几千人不说,还带有各种各样草原特产品——马匹、牛羊、皮毛,就像是现代过年过节时候举办的贸易展销会。

    没法子,草原上缺的东西实在太多了。没盐、没茶、没铁器、没工具、没粮食、没蔬菜……总之中原有的东西草原上几乎都没有。除了出产马匹和牛羊之外,就剩下草料了!因此没回借着进贡的机会来一趟中原内地的花花世界,不好好多交易点紧缺物资可就太浪费了!

    虽然明代还没有人懂得贸易制裁的具体原理,可是他们也知道中原的经济生活可以没有大草原,但草原部落没有中原的贸易支持就很难活下去了。

    正因如此,历届中央政府都会以开办对外贸易市场的数额来和草原部落进行政治斡旋。

    中原王朝强盛的时候,草原各族都会十分恭顺的前来进贡并请求贸易和帮助;而当中原王朝衰落的时候,草原各族则会磨亮了马刀前来抢掠。

    究其实质,还是游牧民族没有农耕民族自给自足的经济,这是无法解决的文明短板!

    大草原上只适合放牧,小范围种点庄稼或许还行,扩大了面积就不行了。这完全是受制于当时的地理环境和运输条件,甚至还有相关技术难题无法攻克。

    植物对于生长环境的要求其实也很严格,就像是沙漠中可以生长仙人掌却活不下去椰子树一样,两者对于环境的要求差异很大。草原上长草可以,长粮食还真是困难呢!

    之前没有征服草原的时候朱棣可以不操心这些,反正那都是各个部落的首领们才需要去思考的问题。可现在这些人都是朝廷治下的百姓,总不能还像以前那样撒手不管吧?

    之前在哈拉和林的时候他就和内阁讨论过很多次,可是却都没有任何结果。放开商人前往做生意,看上去似乎是个好方法。以前严禁对草原贸易的时候,总有无数大胆的商人们想方设法的偷偷出去和草原部落们做交易,各个部落们正是以此来保证活力。

    可现在这条路算是封死了!

    以前的交易之所以有无数商人宁肯冒着危险也要偷偷去做,那是因为任何年代的走私业都是一行利润庞大的买卖。

    大多数情况下朝廷都严禁商人与草原各部交易,因此能运出去东西卖掉价值就很可观!

    草原上什么都缺,可是正当渠道却买不到,只能以高价从走私商人手中买下来。哪怕运出去的是针头线脑之类的小玩意儿,拿去草原上也是十分紧俏的货物。

    可是在草原收归朝廷管辖后贸易禁制就会解散,相关的物资价值再也不会像走私时候那么高昂了。或许以前几根针就可以换一头羊,可现在还想找这种好事儿明显不可能了!

    虽然说中原和草原之间的贸易利润还会很可观,但是相比以前的走私就差远了。何况这茫茫大草原也不是闹着玩的,运费高昂和操心费力都是令人头疼的代价付出。

    所以和草原各部落做贸易其实并非易事,越是讨论下去越是让朱棣和内阁为难不已。

    茫茫大草原偏偏还不适宜设立郡县并分派官吏管辖,这些百姓还只能借助部落首领的渠道进行二次管辖。反正统治草原总是很麻烦,尤其在交通和通信都不发达的明代。

    虽说现在大草原已经完全属于了朝廷管辖,可是另设一套班子来解决众多问题实在很是棘手。而且内阁还担心草原各部的牧民们桀骜不驯,对中原百姓有不好的影响。反正,政治无小事。任何施政策略都需要认真准备,小心推广实施。

    之前的政治难题突然被国师大人冒出头来拿走了,可以说朱棣简直是大喜过望。

    甚至没有与内阁商议,皇帝陛下就应允了唐上仙的交换条件——完全没问题,你帮我在紫禁城修好厕所,有关草原的独家贸易权就算是给你了。

    至于文书信物之类的东西,明天上朝就可以给你出一份正式文件。对于皇帝来说,这简直可以称得上是一举两得!既得到了实惠——现代化厕所,又解决了难题——草原贸易!

    如果朱棣知道“双赢”这个词汇的话,他一定会笑容满面的点头道:“这就是双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