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挺经 第二十八章(2/2)

天京城下。洪秀全始料未及,赶忙一日三诏地急调李秀成回援,然而李秀成在苏州的军事会议上却决定避其锋芒、与湘军打持久战,耗上一两年,等湘军锐气丧尽,再与其决战。随后,天京囤积了大量米粮、军火,并调集军队加强防务。

    一个多月后,洪秀全再次催促李秀成回京,李秀成只得亲自领兵回援天京。共有十三个王,兵马十多万,援军与天京城内守军配合,对围城湘军两翼发起猛攻。

    ②曾国藩认为,绿营兵**无能,兵饷太低也是一个原因。湘军的军饷相当优厚,几乎是绿营兵月饷的三倍以上,所以能够安心操练。当兵—卖命—发财成了湖南贫苦农民的新的出路。

    ③攻陷天京后,即将广东、湖南、湖北、江西厘金先后停解,转交当地官员经收,以更为稳妥的饷源取而代之。自长江水路开通后,即着手整顿两推盐政,盐课便成为巨大又稳定的收入。

    ④曾国藩始终掌握着一个可靠的财源,故而保证了前线作战部队的各项军需。

    对天津教案之处理,曾国藩处两难境地:要打,必然失败,失败后损失更惨;要保和局,必然向侵略者妥协,做些让步,这要遭到顽固派的打击,也不能泄天津人民的义愤。他选择了保持和局,向侵略者作出让步的一途,避免一场新的战祸,做到少损失,少屈辱。当然,他也有“办理过柔”的地方。

    曾国藩的外交方针有四个字:“诚”,推诚相见;“信”,信守和约;“争”,据理力争;“和”,外敦和睦。

    曾国藩的外交,世人一直认定为是妥协、媚外、投降、卖国的外交。有论者说,这未免有欠公允。

    曾国藩的湘军杀了多少人

    湘军攻破天京(今南京)后,见人就杀,见屋就烧,见财物与女子就抢。直杀得天京城内血流成河,尸体涌进长江,几乎使江水不流。

    兵不在多而在精

    保民爱民

    曾国藩重视爱民教育,不许兵勇欺压百姓。

    湘军实行较绿营为优的厚饷制 ,以稳定军心。

    陆师营官月给银50两、办公银150两(统领视带兵多少从优酌加),哨官日给银3钱,哨长2钱,什长1.6钱,正勇1.4钱,伙勇1.1钱;水师营官月给银200两,哨官日给银4钱,舱长1.6钱。马队的营官月给银150两,正哨官18两,副哨官15两,什长日给银2.6钱,马勇2.4钱。

    军纪严明的湘军

    治军以严明军纪为先,同时着意培养“合气”,将士同心。曾国藩认为“将军有死之心,士卒无生之气”。

    湘军注重以儒家“仁礼”、“忠信”等思想治军,在军内形成一种“辨等明威”的“军礼”,借以维系上下尊卑的等级关系。以“勤恕廉明”作为将领的行为。以“立法行令”作为管理部队的主要,同时主张“宽严相济”,恩威并举。

    “训”分“训营规”和“训家规”两种:训营规主要是点名、操练、巡更、放哨;训家规主要是禁嫖赌、戒游惰、慎语言、敬尊长。

    曾国藩认为,“能战为军队第一要义”;“精练勤训”是提高战斗力的重要措施。他指出不练之兵断不可用,训练不精,不可征战,要求营官坚持不懈抓好部队训练。他还将“训”和“练”分开,分别提出具体要求。

    光绪六年(1880)正月,曾纪泽赴俄谈判收复伊犁地区问题。在此之前,崇厚因在赴俄谈判中擅自签订《里瓦几亚条约》,丧权辱国,被革职拿问,朝野哗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