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思诚则神钦(2)(1/2)

    思诚则神钦(2)

    曾国藩认为,儒家以“修己”为起点,而以“治人”为终点。内圣要达到外王的目的才有意义,外王实现了,内圣才最终完成。

    要修己,“君子当日三省吾身”。一个人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曾国藩初入仕途时脾气暴躁,刚愎自用,因此吃了很多苦头。后来向清代著名理学家倭仁学习,每天坚持写日记,从早到晚,言行饮食,都有札记,凡是自己的思想行为不合理义的地方都要记下来,以期自我纠正。他坚持自我省心,直到去逝,从未放弃过。正是由于贯穿一生的自省精神,才成就了曾国藩一生的伟业。

    曾国藩强调“读书须明修己治人之道”。他对自己的私生活要求甚严,不近女色、不嗜烟酒、不奢侈、不铺张、不敬鬼神、不信医巫。另外,他修身养性的另一个途径,是读书养己浩然之气。做到心中坦然,精神愉快,这是人们普遍修身养性的经验,是长寿的最好秘诀之一。而要做到这种精神的愉悦和满足,当追求“以光辉灿烂的事物充满人心的学问,如历史、寓言、自然研究皆是也 ”。曾国藩多次强调读书对养心的作用。他的两个儿子曾纪泽、曾纪鸿体质薄弱,曾国藩劝他们多读并多摹颜字之《郭家庙》、柳字之《琅琊碑》和《玄秘塔》,希望以其丰腴的墨气、坚韧的骨力,充实他们的生命气质。他还希望他们在吟诗作字、陶冶性情时,学习陶渊明、谢朓的冲淡之味与和谐之音,以及潇洒胸襟。

    修己治人之道

    曾国藩指出:修己治人之道,止“勤于邦,俭于家,言忠信,行笃敬”四语,终身用之有不能尽,不在多,亦不在深。

    ● 解读

    曾国藩认为,古往今来的圣哲们胸怀十分宽广,而达到齐天之大德的,大概有四种境界:第一种,即通过诚恳谦恭,注重自我修养而萌生出聪明睿智,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