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十三)被尊(3)(2/2)

是感慨,他说,白天在生意场上要陪着脸假笑,要愉快地喝酒,自己个性本是腼腆的,但是为了社交必须扯着嗓门装豪放……太假了,比跳假面舞会还憋闷!可是,回到家里,孩子一听自己回来,忽地关了电脑,拿起英语书聚精会神地读,过去摸着电脑,还热着呢!游戏的回音似乎还在天花板上……太太贴一脸的面膜,也是很吓人,画皮一样。午夜床上活动,本该是尽兴,真性情的,可以彻底释放压抑,但是太太明显的呻吟很不真挚,潦草敷衍,装着**,犹如男人捏着嗓子唱歌!可怜的卢君受不了,他说,其实,物质生活,现在很如意,但是总觉得心虚、不踏实,因为人间处处缺真情,到处都是“秀”,而缺乏真流露。我们的社会气候只有客气,没有诚恳之美,所以我们的社会,好像歌舞升平,但是因为失真而有些怪异,内心容易迷惘、无措,大家都学会油腔滑调,大家都无辜地觉得“快乐是他们的,寂寞才是我的”。

    实话实说,很多人还不是道德的虚伪,而是病态的伪装。比如,有个美女,害怕生孩子,就用各种含蓄的姿态、语言渲染生孩子带来的坏处;目前她已经进入30岁**行列,似乎还没有新的爱情归宿,但是她必须做出很忙的样子,花样应酬很多,有数不清的约会……是的,快乐也需要用力装出来,目的是给人看。我们身边有不少人为了与国际接轨,不管是在生活方式还是思维方式上都要努力撑着很“与时俱进”的局面,事实上他的思想观念是跟不上的,所以他说的许多话、做的许多事、吃的很多东西,都是违心的,不是他最真挚的需要,也许有的是经过脑子,但是绝对没有经过心。

    因为虚荣,我们作假,从态度到情趣;因为到处都在表演,我们生活里的真人也情不自禁地表演起来。我们社会正在变革、转型,所以我们内心要经受很多撕裂的考验,这是无声的,而且极其个人主义的,是内心的斗争,有些人顺应了,是心灵英雄,觉得很舒畅;但是,很多人内心充满挣扎与痛苦,为了像个“识务者”而不是落伍者,就只好打肿脸充胖子!活在别人的视野里,好像生活真的就是个舞台,每天都要努力表演对得起观众!

    如果大家都在表演,这样的画面也许开眼,但是大家都不开心。一位北京出租车司机与一位会说汉语的日本客人在车上海聊,甚至大谈日本作家川端康成,但是,去北京大学的路却不会走,半途迷路了。对此,日本客人对那个尴尬的司机说:“你懂得很多,却对道路不熟悉!”平常,你对护士一定要尊称为“医生”,对买牙膏的人也最好叫他“老板”……现在中国,仿佛做什么就不像什么。其实,做回自己,就是对内心的负责。

    做个真挚诚恳的人,自己舒服,别人也舒服。我好,大家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