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看清看透不看破 > 第二章 世事岂能尽如意,揣着糊涂最聪明(12)

第二章 世事岂能尽如意,揣着糊涂最聪明(12)(1/2)

    第二章 世事岂能尽如意,揣着糊涂最聪明(12)

    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大智若愚”被普遍认为是做人智慧中最高、最玄妙的境界,大智若愚就是本来拥有最高的智慧,却接近于没有智慧,接近于木讷,接近于愚。如果有谁能得到“大智若愚”的评价,那表明他可以在人生舞台上立于不败之地了。

    智慧如果过于外露,仍然称不上高级的智慧,“聪明反被聪明误”,“多智则谋”,一个人过分地精于算计反而会被人算计。“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它们表明至高的谋略,至高的技巧,至高的境界并不是直接地、**裸地、一览无余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它拥有丰富的层次与内涵,拥有保护自身的机制。

    在中国古代做人术中,“大智若愚”演变为一套内容极其丰富的韬光养晦之术。那些功成名就、见过大风大雨的“过来人”对老子的名言“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理解格外深刻。因而每当身处猜忌之中,或者在面临生命威胁的紧要关头,韬晦一方无不大智若愚地化危机于恬然淡泊。

    商

    朝的纣王向来以荒淫无道、暴虐残忍著称,身边人自然也对他避之唯恐不及。有一次,商纣王痛饮一夜,竟昏醉不知昼夜。迷迷糊糊地问左右的人,大家都不敢回答,都说不知道。于是商纣王又问箕子,箕子也深知“一国皆不知,而我独知之,吾其危矣”的道理,于是也假装喝醉了,借口喝多了不知道逃过一劫。

    魏国的信陵君是战国四君子之一,他以广结天下豪杰,广徕天下贤才而闻名。素有“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的美誉。他的贤德使之拥有足以与魏王抗衡的政治实力,魏王也不得不让他三分。

    后来,信陵君公然违背魏王的意志“窃符救赵”,解救了正受秦兵压境威胁的赵国,终于使魏王难以容忍。再加上秦国施以离间之计,在“诸侯徒闻魏公子,不闻魏王”的传言中,魏王开始担心信陵君威望过大,有朝一日建立巨大功勋会威胁自己的王权,于是魏王剥夺了信陵君的实权。聪明的信陵君,从此“谢病不朝,与宾客为长夜饮,饮醇酒,多近妇女”,以降低人格的方式减轻了魏王的戒惧,才得以保住自己的性命。

    韬晦之术在汉以后的所有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