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讨好最终不能取悦他人(2/2)

的话:“‘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局长也不例外,也存在一些缺点,主要是整天忙于抓工作,不注意休息。”他的话音刚落,大家便哄然大笑。

    这位科长算得上是吹捧上司的“高手”了,难怪他在炙手可热的科长位子上一坐就是二十多年,现在还在“超期服役”。

    讨好他人是一种与人友善并获得自我安全的愿望。但是每个人都有一个讨好他人的上限,超出此限,他就会努力维护自己的利益,甚至会变得具有进攻性,过分地取悦他人,要么是心怀不可告人的目的,要么是狭隘的江湖义气。

    取悦于人,要掌握同时取悦于已的原则。当别人习惯了你一直说“是”,一旦发现你说“不”,便会愀然作色。你完全可以漠视他们的反应,不管发生什么事情,你要让他们明白,我毕竟还是我自己。你的个性你自己不维护,谁来维护呢?

    总之,掌握好赞美的尺度,不以讨好的方式,不抱讨好的态度,却能够得到他人的欢迎,在他人心目中占据牢固的位置,这才是人际关系的精髓所在。

    自古以来,没有人喜欢亲近小人,也没有人愿意成为小人,那又为什么会不断形成“小人当道”的局面呢?其关键在于,恭维话和奉承话很不容易区别,以致自己受害、社会不安,而国家也难以求治。

    举个例子,下属主动替上司分忧解劳,算不算拍马屁?那要看情况:如果自己的工作做得乱七八糟,却经常跑到上司面前问“有什么事情要我帮忙的”,当然是拍马屁;如果分内的工作做得很好,还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为上司分忧解劳,谁敢说他拍马屁。相信大部分人都会认为这个人确实不简单,有机会升迁,非他莫属。

    问题就出在现代人越来越搞不清楚这种判断标准。当上司的,看见下属热心分忧解劳,不管他本职工作有没有办妥,便认定他是好下属;做下属的,不管自己的分内工作有没有做好,就厚着脸皮要为上司分忧解劳,结果都会造成小人当道的局面。

    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人生才刚刚开始,要有自己立世的根本,不要一味地讨好别人、屈从别人,这样才能开辟属于自己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