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做人曾国藩 做事胡雪岩 > 第六章 不忘仁心,赢得不朽的美名(4)

第六章 不忘仁心,赢得不朽的美名(4)(1/2)

    第六章 不忘仁心,赢得不朽的美名(4)

    可胡雪岩却在这个时候恳请左宗棠放弃对太平军残部的追剿。当初投奔太平军的那些百姓,很多都是迫于生计,其实他们大多数人并不明白为何要战。如今兵败,他们自然会另谋生路,决计不会再跟太平军有任何瓜葛了。若他们想做回一介平民,而朝廷却步步紧逼,不给他们这个机会,那他们就只能被动抵抗了。这样一来,就算他们已不成气候,也难免会引起骚动,反而让局势更加不能稳定。

    对于这一解释,左宗棠也表示认同,不过为了宣示军威,他也不在乎可能会引起的骚动,而胡雪岩另一番高论却促使左宗棠立即决定不再追究溃散的太平军。胡雪岩告诉左宗棠:现在太平军手中持有大量的金银财产,不管是将官还是士兵,都趁乱为自己攫取了不少的好处。这些钱在太平军的手中,他们不敢轻易花销,也很难被官府追缴上来。倘若官府可以出示告示招抚他们,讲明自首的人可以自行选择坐牢或是罚款,那么太平军余党必然会纷纷前来缴纳罚款。如此一来,不仅太平军的财产可以回收,而没钱可用的太平军残部也就丧失了兴风作浪的能力。

    左宗棠对这一建议倒是十分欣赏,很快便下达了命令,表示只要太平军残部能主动缴纳罚款,便可免受牢狱之灾。果然,多数的余党都选择交罚款赎罪的方式,令官府不费吹灰之力便收缴了大批的资金。而胡雪岩也没有白忙一场,左宗棠所收缴的银两自然都存到了他的阜康钱庄,可谓公私两便。

    以一己之力造福一方百姓,是胡雪岩一直以来的心愿,在他拥有这种能力之后,心愿便日渐达成,成为人们口中的“胡大先生”、“胡大善人”。中国人自古便有积德行善的好习惯,而很多人的行善行为并不能大范围地影响别人,胡雪岩的所为正是“种善因,得善果”,强烈的责任心以及感恩之心,令他在赢得财富的同时,也赢得了美名。

    6.4 眉毛的故事

    行善义举,对于施动者来说,是一件充满了荣誉感的事,充分地体现了个人的价值。而对于承受者而言,却难免会有些伤及自尊,令其备感惭愧。中国人最看重的是面子,这一点在受过教育的士人之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他们的自尊心强于常人,不能成就功名已是憾事,还要受人赈济更令其备受煎熬。胡雪岩在杭州施粥之时,并没有完全沉浸在自我满足中,他敏锐而细腻地捕捉到了大家的这一心态,并很好地做了疏导,使善举做得更彻底。

    杭州城破之日,胡雪岩为左宗棠所提出的几条建议中,受益者最广的就是施米施粥。他凭借一己之力,为城中受难百姓提供了多日饮食,这一消息不胫而走,难民接踵而来。

    大灾难面前,能突显人性之中至真至纯的一面,也能显露出人性中阴暗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