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做人曾国藩 做事胡雪岩 > 第八章 保持谦卑,有容乃大(7)

第八章 保持谦卑,有容乃大(7)(2/2)

过不择手段来战胜别人获取胜利,而是从别人身上看到长处,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进而完善自身,让自己达到无可战胜的境界。”

    这一番话影响深远,有多个幕僚曾经撰文对此表示感叹,深深折服于曾国藩的修为与胸襟。而曾国藩对这一原则也是忠实地执行,在镇压太平军的过程中,他就吸收和学习了别人的策略来完善自己。

    与太平军在安庆附近交火的时候,曾国藩曾被太平军包围。为了摆脱困境,他将大营设立在祁门镇。此处三面环山,是一个狭长的盆形地带,出入都要从这里经过,是一个战略要塞,乃兵家必争之地。然而,当时任其部将的李鸿章却反对说:“将大营驻扎在这里,会将湘军陷入万难之地。”曾国藩却坚持认为自己的做法是对的,没有对他加以理会。

    半个月之后,太平军攻下了徽州府,此时与湘军驻军的祁门镇只有六十里的距离。徽州府的失守让曾国藩非常焦灼,眼看太平军大军压近,而湘军的兵力还难以抵抗,如果太平军乘着破徽州的锐气直杀过来,自己处境将十分危险。恰在此时,湘军等待救援的粮草也被太平军截获,曾国藩的处境更加艰难。

    左右为难的曾国藩还在驻地苦思破局之策,又忽然接到了咸丰皇帝的加急手谕,谕旨昭告英法联军已经攻占了北京,咸丰帝率领嫔妃逃到了避暑山庄,让曾国藩立刻赶到热河去救驾。

    曾国藩束手无策,只好招幕僚前来商议,很多人都认为救驾是最紧急的事情,必须立刻遵照谕旨前去热河。但李鸿章却反对救驾,他说:“英法联军侵占北京的目的不是为了推翻大清朝,他们只是为求财而来,所以不会轻易加害皇帝,只要给他们足够的钱财就能使其退兵。但如果我们此时贸然行动,就会给太平军可乘之机,他们的矛头是直指清朝皇帝的,定会让大清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所以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按兵不动,等皇帝再下谕旨。”

    此前因为没有听李鸿章的建议,曾国藩已经深深懊悔,现在李鸿章的提议也颇为明智。因此他很快就采纳了李鸿章的建议,上奏朝廷安抚皇帝。拿到钱财的英法联军果然很快就退出了北京城,而太平军在攻占徽州府之后,也没有攻打祁门镇,只是一路南下,让曾国藩的湘军终于解除了危机。

    本次祁门镇的危机,让曾国藩感悟颇多,在给曾国荃的信中他总结此事:“然事已至,无外悔字、硬字而已”,但非常庆幸自己听取了李鸿章的建议,没有轻举妄动,才保全湘军。如果在危急关头,一味地拒绝那些比自己明智的提议,只能是将自己推向更加危险的边缘。

    不管是在任何场合,竞争都是难免的,如果总是将目光放在别人身上,以别人的强弱来作为衡量自己的标准,到头来就会发现自己只是原地踏步罢了。争强好胜固然是一个人自强上进的表现,但只有摆好了自强的出发点,才能真正对自己有所帮助。容人所长,补己之短,换一个角度,就可以让竞争变成帮助,又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