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杰米扬的汤——边际效应递减(1/2)

    杰米扬的汤——边际效应递减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边际效应打破了人们原有的思维,也就是“投入—产出”的惯用模式。当处在某处“边际”时,这一模式失效了。

    俄国的克雷洛夫是一个大寓言家。他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人叫杰米扬,他特别会做汤,所以他也以此为荣。每当朋友到他家做客的时候,杰米扬必然要给客人做汤。这一天,一个朋友来他家做客,他给朋友调制了一盆味道非常好的汤。朋友很快就喝完了盛上来的第一碗汤。还没等朋友说话呢,杰米扬马上大声说,真是美味的汤,再来一碗!说着立刻为朋友盛上了第二碗汤,朋友和杰米扬一边聊天一边喝汤,一会儿这碗汤也被喝了下去。杰米扬马上为朋友盛来了第三碗汤,朋友说喝不下去了,杰米扬却说,我的汤很好喝,喝吧!朋友勉强又喝下了这第三碗汤。杰米扬没等朋友说话呢,就说再喝一碗吧,多么好喝的汤啊!结果朋友连饭也没吃,酒也没喝,被杰米扬的汤吓得落荒而逃……

    克雷洛夫的这个故事是讽刺当时俄国文坛那些自以为是的作家的,他们把毫无新意的作品推向社会,还自吹自擂,克雷洛夫把这一类作家的作品就称为杰米扬的汤。

    边际效应,有时也称为边际贡献,是指消费者在逐次增加一个单位消费品的时候,带来的单位效用是逐渐递减的。

    我们也可以这样简单地解释,那就是当我们向往某事物时,情绪投入越多,第一次接触到此事物时情感体验也越为强烈,但是,第二次接触时,会淡一些,第三次,会更淡……以此发展,我们接触该事物的次数越多,我们的情感体验也越为淡漠,一步步趋向乏味。这种效应,在经济学和社会学中同样有效,这是由霍曼斯提出来的,用标准的学术语言说就是:“某人在近期内重复获得相同报酬的次数越多,那么,这一报酬的追加部分对他的价值就越小。”

    那么究竟是不是这样的呢?举一个例子,大家可能就能够比较生动地理解了。饿了的时候,给你拿一盘包子,你吃的时候,第一个,乃至第五个都觉得非常香。最后吃饱了,剩下几个包子再接着吃,就感觉没有之前美味了。物质消费达到了一定的程度,人们就开始对这种状况的消费产生一种厌倦的心理。

    当然也有少数例外情况,嗜酒如命的人,越喝越高兴,或者集邮爱好者收藏一套邮票,那么这一套邮票中最后收集到的那张邮票的边际效应是最大的。

    边际效应递减是经济学的一个基本概念,它说的是在一个以资源作为投入的企业,单位资源投入对产品产出的效用是不断递减的。换句话说,就是虽然其产出总量是递增的,但是其二阶倒数为负,使得其增长速度不断变慢,使得其最终趋于峰值,并有可能衰退。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例子:给你一个可爱多,你高兴得乱跳以为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