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心相约:致富路上,后来者可以居上(1/2)

    心相约:致富路上,后来者可以居上

    后来者居上,也是客观事物发展的一个规律。它需要有不甘落后的志气,奋起直追的勇气,后来居上的豪气,不断实现赶超和跨越。最重要的是心态决定一切,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让对手感受到你对他的重视。

    对于成功者来说,他们不畏惧自己来得稍微晚了点儿,他们善于用“情绪吸尘器”清除掉自己的烦恼念头和悲观情绪,在不利环境中也设法发掘出积极因素来。他们在头脑里储存的是“来得正好、亲切、重要、喜欢、高兴、了不起”一类的词语。

    相反,不想求改变,心里一直失望地认为“我的起步晚了,想赢不可能”的话,就难以扭转你所处的环境或条件。

    黑暗的心情会在心底播下不良的种子,而这种不良的作用会反复地传达下去。因此,还是要尽量以明朗的心情来努力比较好。假设现在被厄运打垮,也应该抱着“过去已成过去,今后情况一定会变好”的心态。这种将心中由黑暗改变成光明的方法,会慢慢地改变周围的环境或条件。

    所以我们应该抱着“环境或条件虽然不好,我也要做做看”的心情去奋斗。如此,就会在心底播下好的种子,并且由于这样的作用,环境或条件就会慢慢地变好。

    一个人成功需要良好的心态,一个企业要成功同样需要团队上下的良好心态和努力。

    你能想象一个企业,从原本处处都要依赖国外的技术,到有了自己过硬的技术,再到把自己的技术返销给国外吗?

    一个原本依赖国外技术的企业,通过不断地创新发展,竟然让国外企业花了100多万元向自己买技术。

    这一系列质的飞跃,实际上就是我国上海宝钢做到的。在宝钢建设初期,国内冶金技术水平和国际先进水平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所有的设备基本上都是从国外引进的,国产设备仅占12%。

    在这样一种技术水平非常落后的情况下,想要创新是非常难的,宝钢集团已然意识到了创新的重要性,因此创新再难,也势在必行。

    首先,宝钢集团成立了技术创新委员会,要将宝钢从体制上进行突破。

    宝钢在评审重大科技奖项时增设“门槛”,规定申请一等奖的必须要拥有发明专利,科技人员在完成科研项目时,通过专利体现技术的创新性与先进性。

    宝钢集团科技发展部一位高级主管这样说:

    “技术创新里程累积制,即‘铁马制’,进一步激发了科技人员的创新积极性。宝钢技术中心专利受理数已达84项,占到了全公司的1/3。2005年,宝钢还首次评选了专利金奖和专利实施奖、专利创意奖,有力地推进了知识产权工作。”

    在多年以前,宝钢在引进一台发电机组时,采用了法国阿尔斯通公司独创的技术。

    但机组投产后,出现了不小的问题,给宝钢造成了非常严重的损失。尽管阿尔斯通公司多次努力改进,但都收效甚微。

    自己没有相关的技术,从国外引进的技术又存在着严重的问题,该怎么办呢?在困境中,宝钢不但没有倒下,反而坚强地站起来,走在了时代的前头。

    宝钢投入精兵强将开展技术攻关,负责攻关的两位高级工程师,在外方没有提供说明书的情况下,知难而上,终于取得了技术上的胜利。结果如何呢?阿尔斯通公司花费了100多万元人民币把宝钢的技术买了回去,将其移植到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