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广告人手记 > 口碑营销的误区(1)

口碑营销的误区(1)(1/2)

    口碑营销的误区(1)

    纵然从事广告那么多年,在每每有人或认真或玩笑的以“忽悠”来形容广告工作的时候,叶茂中这厮还是会有一丝心酸:品牌不是儿戏、消费者不是傻子,广告公司广告人如同你我其实更看重口碑。

    口碑营销虽然是一门很古老的营销艺术,但是发展至今借助互联网却重新焕发了勃勃生机。随着营销环境的变化及技术应用的进步,口碑营销已经在这个时代被众多企业所接受并开始尝试。

    然而,不少企业在使用这种新兴的营销服务过程中,存在着这样那样的误区,很多企业无形中做了有损品牌的动作却还不自知。事实上口碑效果的累积和影响原本就是碎片式、长尾式的,正面口碑如斯负面口碑也如此,处理不好反而会更大程度的伤害品牌。

    正视口碑营销的误区无疑是当下尤为重要的工作。

    误区1:只要传播就能获得好口碑

    有人以为只要做了口碑营销就能为自己的产品创造出良好的口碑,这实在是太大的误区。口碑形成的最基础要求是必须确保优秀的产品质量,劣质和低劣的产品一定不会有好的消费者体验、当然良好口碑的形成也就无从谈起。

    口碑营销能做的,是借助口碑营销这种方式和手段来帮助优秀的产品加速好口碑的传播和形成,而不是捏造口碑更不是为劣质产品撒谎吹嘘。

    产品如果本身质量不过硬,那么它的使用价值也就大打折扣,无论用户怎么用都不会有良好的口碑。那么无论打出来的广告有多么醒目,无论造势出来的宣传会营造多大的影响,都是经不起考验的。而网络平台提供给消费者的低抱怨门槛,更可能加大加深产品的缺陷暴光,这样前期所做的宣传工作全部打水漂的同时,更可能是在花钱为自己制造负面。

    因此产品自身过硬的品质是形成好口碑的坚实基础。

    误区2:忽略负面口碑的存在

    口碑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为企业带来正面的建设力,也会由于负面口碑的自发传播带来极大的破坏力,更有数据统计负面口碑的传播速度是正面口碑的十倍,因此负面口碑的处理绝不能放松。

    目前国内许多企业在面对危机时经常手足无措无所适从,或者是由于不知该如何把握其中的度而采取鸵鸟政策干脆不闻不问。问题是坏影响不会自动消失、而你不去看不等于消费者也不会看。那么是主动站出来打破沉寂?还是守株待兔,等待别人的主动谈论?我们认为选择后者的企业必定会被时代所淘汰,不但等不到兔子,还会在大树下浪费美好的光阴。

    作为置身危机漩涡中的企业,必须考虑如何将自身利益、公众利益和传媒的公信力协调一致,并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恰当的渠道传播给公众真实而客观的情况,以挽回企业品牌的良好口碑,将企业损失降至最低,甚至化被动为主动,就势借势,达到进一步宣传和塑造企业口碑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