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一章 圣与俗(5)(2/2)

文章时,比没有看到的人也是幸福的。

    在生活中,往往因为一些文字,一句话,一件事情,便让我们欣然醒悟:生活原来也可以这般洒脱。所以,圣与俗其实是一种生活哲学。

    圣与俗往往只有一线之隔,明白过来便可超凡脱“俗”,得到人生的某种真谛,没有看透那一点,而令自己一直沉溺生活的烦恼和人性的烦恼中,就是落俗。圣俗是生活的哲学,告诉你生活应该如何才会脱离烦恼,尽享快乐人生。

    一直以来,圣似乎只和“圣人”挂钩。在我国,圣人指具有完美德行、大家极为崇敬的人,才德全尽谓之圣人。由于孔子被称为至圣先师,圣人一词有时特指孔子。周朝以前称三皇五帝为圣人,神农、伏羲、黄帝、尧、舜、禹、汤王、周文王、周武王等是当时公认的圣人。春秋战国时期,圣的含义从圣明的君王发展到思想和造诣极为高深、道德极为高尚的人,如周公、老子、孔子等。在官方正式的儒家文化中以及大众的观念中,以尧、舜、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周公、孔子为圣人,颜子、孟子、子思和曾子被视为境界接近圣人者。

    他们为什么被称为圣人,是因为他们有完美的德行和才能。中国自古以来讲究忠孝仁义,而这些圣人恰恰是古人的精神楷模。但在今日,能称为“圣人”的有几人,即使被称为圣人,也多是被人讽刺的。

    虽然圣人的美好道德一直被后世赞扬,但是却是普通人“吃不消”的。在如今,风云莫测的职场和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又有几人能做到“圣人”风采,谁会真正做到包容万物?谁会不去计较别人对自己的伤害?谁又能甘愿放弃自己的利益,去成全别人?所以,在大千世界,“俗人”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