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不被小利益所诱惑(2/2)

:“所谓的‘刚’,并不是指逞强好胜,而是一种克制自己的功夫。能够克制住自己的**,在任何环境中,都不违背天理,而且始终如一,不轻易改变,这才算是真正的‘刚’啊!”弟子们听罢,纷纷陷入了沉思。

    这就是“无欲则刚”这个典故的出处。我们知道,那些取得辉煌成就的人,都是吃了很多苦才成功的。他们为什么自找苦吃呢?是他们以苦为乐吗?其实不然,没有人早起晚歇地工作而不觉得累的,没有人不觉得娱乐是有趣的,没有人觉得累得腰酸背痛是舒服的,没有人觉得周末睡个懒觉是难受的……大家对客观事物的情感体验是大致相同的,“以苦为乐”是他们帮助自己提高自制力的一种心理暗示方法而已。那么,他们为什么要自找苦吃呢?其实,他们是将目标放在了经过一定的苦而获得的更大的、更长远的快乐上。很多人把目光只放在眼前,为了一时之欢,成为诱惑的俘虏,却要在之后的日子承受长久的痛苦,老时再感慨一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而成功的人,他们坚信“吃苦在先,享乐在后”的信条。他们“不惜金缕衣”,珍惜时间。他们想到了与将来事业有成的快乐相比,现在打游戏的快乐微不足道;与将来住豪华别墅的快乐相比,现在睡懒觉的快乐微不足道;与将来过清贫生活的苦相比,现在的学习之苦微不足道;与将来在这个有时并不公平的社会中受到欺侮而无力自卫相比,现在的虚荣和面子微不足道;与年老时被儿女埋怨、终日悔恨的苦相比,现在的工作之苦微不足道。他们也懂得践行趋乐避苦的道理,不过趋的是大乐,避的是大苦。

    美国副总统威尔逊就是这方面的一个经典例子。威尔逊10岁离开家,当了11年的学徒工,每年可以接受1个月的学校教育。在11年的艰辛工作之后,他只得到了1头牛和6只绵羊作为报酬。威尔逊把他们换成了84美元。据他回忆,从出生一直到21岁那年为止,他没有在娱乐上花过1个美元,每个美分都是精打细算的。然而在他21岁之前,他已经设法读了1000本好书——恐怕这对于任何人都是难以做到的。21年没有在娱乐上花过1块钱,这当是不为诱惑所动的典范了。

    要想收获自己想要的果实,就必须“克己”。克制自己的私欲,能够不为小利而动心。否则,难免要沾染不义之财,甚至违法犯罪,落下把柄在人手中。俗话说:“吃了人家的口软,拿了人家的手软。”被人抓住某个弱点、**,要挟利诱,这些情况哪怕遇上一点,再想要刚强恐怕已经太晚,那时候就真的只能永远低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