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令出必行(2/2)

    魏明帝曹睿得知蜀将马谡占领街亭,立即派骁勇善战,曾多次与蜀军交锋的张郃领兵抗击,张郃进军街亭,侦察到马谡舍水上山,心中大喜,立即挥兵切断水源,掐断粮道,将马谡部队围困于山上,然后纵火烧山。蜀军饥渴难忍,军心涣散,不战自乱。张郃命令乘势进攻,蜀军大败。马谡失守街亭,战局骤变,迫使诸葛亮退回汉中。

    诸葛亮总结此战失利的教训,痛心地说:“用马谡错矣。”为了严肃军纪,诸葛亮下令将马谡革职入狱,斩首示众。诸葛亮百感交集,老泪纵横,要斩掉曾为自己十分器重赏识的将领,心如刀绞;但若违背军法,免他一死,又将失去众人之心,无法实现统一天下的宏愿。于是,他强忍悲痛,让马谡放心去,自己将收其儿为义子。而后,全军将士无不为之震惊。

    事后,部下蒋琬认为诸葛亮在天下尚未平定时杀智谋之士,太可惜了。诸葛亮却认为:孙武、吴起所以能够天下无敌,是由于他们令出必行,执法严明。现在天下分裂,北伐战争刚刚开始,如果松弛法纪,视纪律如儿戏,还靠什么去讨伐敌人?由于诸葛亮赏罚分明,令出必行,令蜀军将士都很感动。大家把这次失败当作教训,士气更加旺盛。

    做人难,做个优秀的管理人更难。特别是担任管理职务的中层干部。

    在管理中,为了把事情程序化、制度化,让各职能部门有章可循,员工按部就班,提高管理效率,制定各种各样的规定就不可避免。但是,规定要是不能严格得到执行,那就会比没有规定还差。适当的规定,然后严格的得到执行是成功的保证。然而在执行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诸葛亮不得不斩马谡”这样的问题,政策在推行的时候却因为触及了一些人的旧有利益而无法施展。这些人或者是比自己职位更高,或者很多有自己开罪不起的背景,他们形成的阻碍会让你进退两难。

    正所谓:慈不掌兵!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就应该坚持正确的原则,虽然推行的结果可能是得罪一些高层人士导致自己的职位不保,但如果你的政策推行不下去那你同样没有前途。其实,只要你是真正客观公正地执行规定,做到“说一不二,令出必行”,不把制度、条例束之高阁,而不是关注自己的私利,你会得到大家的理解和尊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