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世界最伟大的教育法则 > 刻板效应:对孩子的偏见、成见(2)

刻板效应:对孩子的偏见、成见(2)(2/2)

因材施教,从心理学的观点看来,就是尊重个性。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个性,即使同卵所生,其个性亦存在着差异。父母应像根雕艺术家那样,根据不同材料,就其形其势,注入艺术的匠心,将它们雕成各式各样的艺术品,把不同个性的孩子,培养成为社会各行各业的有用人才。

    子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现实生活中,很多老师和家长不自觉地对孩子形成了一种刻板效应,尤其是对那些以前“公认”的“坏孩子”,大人们的这种偏见是对孩子心灵的暴力,严重阻碍了孩子愉快健康地成长。

    有些文化素养不高的家长,一旦发现孩子三五岁时有不聪明的表现,七八岁时有蠢笨的举止,便断言“这孩子完了,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甭指望他(她)有出息了!”与错误的失望随之而来的,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骤然降温,责骂痛打让孩子随时能够领教。其结果,**施暴伤及皮肉,心灵施暴损毁自信,受伤的皮肉很快康复,受伤的心灵却可能一辈子也难以愈合。

    不管怎样,孩子一生还有几十年的前程,发展变化难以预料。作为家长,务必吟弃“刻板效应”的束缚,万不可以点代面、以偏概全、以恼怒代替理智,过早而盲目地断言孩子的未来。

    如果一个平时顽劣成性的孩子,因为某件事情触动了他内心的情感,从而收敛了往日诸多“捣蛋”的行为,变得安静温顺起来,那么家长和老师就应该相信孩子的变化,赞赏孩子改变自己的勇气。家长和老师每天都应该以全新的眼光来看待孩子,千万不要用旧有的心态评判他们,成长中的孩子可塑性极强,过去不等于现在,更不等于未来。

    一个最简单最普遍的例子是老师按照学生的分数对学生进行分类,排座位。表面上看,排座位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但如果深入到孩子中去,你就会发现,这件小事不仅影响着学生,而且影响着学生的家长。

    在教室里,老师如果总也不排你在前几排就座,那么,就等于明白无误地告诉你,你是班上的“陪读”。在这里,老师的影响力形成了一种可怕的误导:没有好的分数,就没有希望。老师的这种以分论人的刻板做法是十分有害的,它挫伤了孩子学习和进步的猾性,更重要的是孩子的心灵会因此而受到极大伤害。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老师和家长不能对孩子抱有任何成见,任何时候也不要有“此子不可教也”的错误思想。这种态度会严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既不能使孩子充满自信,也不利于孩子的其他方面的发展和成长。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