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往昔岁月(1)(2/2)

迫于山东省每年高居榜首的高考录取分数线,我们也难逃应试教育的命运。学校里规定,住校生每个月回家一次,可以有一天半的休息时间。学校的作息制度也紧紧地将人束缚了起来,每天早上6点的哨音会划破长空,将我们从睡梦中催醒,急急忙忙地集合后不是2000米就是广播操,一年四季从不间断,校长曾经在开学初微笑着对我们说:“我们风雨无阻。”后来也渐渐地理解了这句话的分量。

    早饭后,便是坐在教室的一个上午,11点半,放学的铃声会准时响起,催着人去吃饭。食堂里也开始热闹起来,每个宿舍都有自己吃饭的位置,而且是男女分开的,边吃边聊成了我们每天都要上演的一幕。有时候因为要赶作业,到食堂后已经是空空如野,只能抱着一个冷馒头往回赶。12点半,当再一次响起铃声时,便是我们的午休时间到了,班主任便会陆续到宿舍检查,看着我们入睡。记不清一年四季铁打不变的午休里,我们多少次偷看小说时被无情地逮捕,眼睁睁地看着那心爱的书落入那永远不会伸回来的“魔掌”里。懒懒地睡过午觉后,2点10分我们便开始了下午的课程,不变的晚饭与自习,最后终于在9点40的时候开始了我们总是无尽延长的夜生活……

    起伏的高一

    ——一波三折的高一,让我遭受了第一次打击

    高中的学习生活是新鲜而又有点让人招架不住的。课程膨胀般地增加,老师不再当我们是小孩子,当铃声响起的时候也是老师刚刚讲完的时候,讲课的速度也不会因我们听不懂而稍微放慢,渐渐地我们懂得了不是老师来适应我们,而是我们去适应老师。

    不知道是中考后的一个月的过度放松,还是自己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太差。一开始,我便没有进入状态,没有跟上高中快节奏的步伐,上课不断地打着瞌睡,精力怎么也不集中,平时小考的成绩跌到了低谷。老师不厌其烦地找我谈话,帮我找原因,甚至年轻的班主任要我写了一份保证书,而我却似乎麻木了似地仍然我行我素。很快,期中考试到了,毫无准备的我就这样走上了考场。结果可想而知,我考得一塌糊涂,惨不忍睹。

    不知道是自己过分的理智,可笑的稳重,还是精神的麻木,反正没有什么感觉,觉得好像是自己罪有应得,只是老提不起精神来,闷闷不乐。周六爸爸妈妈来看我,我没有说什么,大概是妈妈看我不高兴,便问是怎么回事,我闷闷地保持着沉默,妈妈便说是不是考试考得不好,我点了点头,眼泪顿时涌了出来,妈妈安慰地说:“一脸不高兴没用的,这不是才第一次考嘛?没事的,以后好好考不就行了嘛!”简短的几句话将我从低落的深渊拉了回来。我应该感谢我的父母,向来我的成绩都是我主动告诉他们的,他们一向也非常相信我,他们从来不会追问我的成绩,也不会整天唠叨着让我学习,他们更多的是给我以鼓舞,让我自己按照自己的方法去处理生活和学习中自己能处理的事情。他们在我最困难的时候的几句话往往会让我走出低谷,继续前进,因为我知道,无论如何,他们都在背后坚定地支持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