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梦圆时分(1)(2/2)

成绩还行,除了清华、北大好像上个一般重点没什么问题。上什么大学真正成为我认真思考的问题,大概开始于高三下半学期,而真正的故事应该从第一次模拟考试说起——

    一

    其实我并不是一直都不想去考虑我应该上什么大学,而是我一直觉得,这个问题考虑得太早没有什么意思,到时候考什么分数就上什么学校,现在好好学习就是了。所以有人问我以后去哪里,我总是笑而不答,抑或是“随便”。我总是想,谁不想考清华,谁不想考北大,可是成绩明摆着不够呀。正是这样复杂的心情,伴随着我度过高三一次又一次的考试,成绩波动不大,年级第十名左右,总在离清华、北大有些差距的地方吧,而每次考试完毕,父母也总是说,“成绩还能上,下次再努力”。终于,被视作高考真实演练的模拟考试到来了。

    我不记得我是否为一模做过特别充分的准备,似乎特别从容,因为我们年级里存在肯定去清华的“三人组”,而后面的第二梯队则互相竞争,但是和第一梯队总有差距,没有人有把握能考得好。在这样的情况下,好和差似乎意义也就不大了。一模的题目很难,考完后感觉不好,但是成绩出来却让我呆了好长时间:全市第三名。

    这个成绩就意味着我至少挤掉了年级里“三人组”中的一人,而这是被几乎全年级同学都认为不可能的事,在此之前,这样的先例屈指可数。我的一个好朋友拍着我的肩膀说:“你可以去清华了呀?”我还是笑笑。

    我承认我是一个自信的人,但是我更清楚这样一次所谓的“成功”对我意味着什么,毕竟,这不是高考。虽然这次考试的题目偏难,虽然很多高手都有失误,虽然我知道这绝对不是我的真实实力,但是这次考试还是给了我一个信号——或许,我是有机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