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85袁崇焕(2/2)

命修建宁远城。祖大寿根据朝廷以往的惯例,认为朝廷可能要放弃宁远,因此只修筑了一道低矮的城墙。袁崇焕到来以后,马上制定城墙的高、厚尺寸,责命祖大寿等几个将军分头监督,第二年便建成了一座军事重镇。

    以宁远为依托,孙承宗与袁崇焕派军队分别占据了锦州等五个地方,并建立军事据点,收复了二百多公里的土地。天启六年(1626)正月二十三日,努尔哈赤率后金军30万至宁远,自称必破此城,令袁崇焕投降。朝廷知道消息以后,都认为宁远肯定会失守。然而袁崇焕等将领誓死不降,死守城池,袁崇焕把兵马都撤入城中,在城外坚壁清野,并写下血书来激励将士。另外他还命令山海关守将,如果有人撤退入关,一律砍头。绝境之中的宁远守军发挥了极大的潜力,依靠西洋火炮大量杀敌,努尔哈赤被炮火击中,不治而亡。宁远大捷的消息传到朝廷之后,满朝文武几乎都不敢相信。

    皇太极在军事上难以攻破宁远,便进行反间计。他捕捉两名明宫太监,然后故意让两人以为听见满清将军之间的耳语,谓袁崇焕与满人有密约,皇太极再放其中一名太监回京。崇祯皇帝中计,以为袁崇焕谋反,于是趁召见袁崇焕的时机把他抓了起来。如果袁崇焕政治嗅觉高一点,皇太极的反间计就难以得逞;如果崇祯皇帝多一点脑子,皇太极的反间计也难以得逞。可惜,历史不能假设。被囚禁了半年后的袁崇焕被处以碟刑(分裂肢体),弃尸于市。不明真相的京城百姓也对袁崇焕恨之骨,争相割下他的肉来吃。史学界向来认为袁崇焕之死为千古奇冤,堪比岳飞。

    袁崇焕被杀以后,他手下的将领纷纷有了他念,明朝再也没有能够抵抗清军的将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