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58李德裕(2/2)

均以党派立场对待,闹得不亦乐乎。太和四年(830年)十月,在牛党的打击下,李德裕被贬出朝廷,任西川节度使。但是由于李德裕在西川政绩卓著,太和六年(832年),他再次入京担任兵部尚书。牛僧儒则继续领导着自己的朋党与李德裕纠缠斗争下去,一直持续了数十年,这就是历史上的“牛李党争”。

    虽然,争端难免,但是李德裕常常以大局为重,在重大事件面前放弃党派之争。武宗刚即位,就要将曾拥立陈王为太子的杨嗣复、李珏二人处死。李德裕认为武宗刚即位,诛杀大臣会导致政局不稳,尽管杨、李二人是牛党骨干,他仍以大局为重,不计个人恩怨连上三状,极力挽救二人性命。在李德裕等人的苦苦相劝下,武宗终于同意赦免杨嗣复、李珏二人。

    会昌六年(846年)三月,唐武宗病故,宣宗继位,他将李德裕贬出朝廷,升翰林学士白敏中为宰相,之后,牛僧孺、李宗闵等五人同日升迁。九月,李德裕又被解除平章事,贬做东都留守。接着白敏中的党徒李威又检举李德裕辅政时的过失,不久,李德裕被贬为太子少保,并一路贬至崖州司户。大中四年(850年)十二月,李德裕在崖州郁郁而死,时年六十四岁。

    牛李之争,缘起于牛僧儒在穆宗时,与李宗闵一起不避李德裕的父亲李吉甫的权势,向他开炮挑事,李德裕把这事记在心里,和牛僧儒纠缠了数十年。在他们的争端中,有政策上不同的分歧,也有私怨结党斗气。但是在整个政治生涯中,李德裕敢于直言犯谏,劝阻武宗因怀疑大臣不忠而想将他们处死的意气用事;劝告武宗不要过于爱好游猎而荒误政事;同时,他还帮助武宗平定了泽潞节度使刘稹的叛乱,这么说来,李德裕还是唐后期杰出的政治家,也不失为一良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