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55高力士(2/2)

史思明叛乱。

    安史之乱发生后,唐玄宗避乱入川,仓皇逃跑。途经马嵬坡时,将士哗变,杀死了杨贵妃的哥哥杨国忠,又协迫玄宗杀杨贵妃。要江山还是要美人,玄宗犹豫不决。此时,高力士劝说玄宗:“贵妃故然无罪,然将士已杀其兄,妃在君侧将士岂能自安?今将士安则陛下安,陛下安则天下安。”于是玄宗将杨贵妃赐死。

    安史之乱平息后,玄宗被迎接回朝,尊为“太上皇”。儿子肃宗不希望太上皇参与朝政,于是,皇后张良娣及太监李辅国就暗中配合,常常挟制迫害玄宗,此时,陪伴唐玄宗左右的只有高力士。

    公元760年(上元元年),李辅国强迫玄宗迁居西内太极宫,玄宗骑马到武门,五百名禁兵手执雪亮的兵刃挡住道路。玄宗受了惊吓,掉下马来。高力士勃然大怒,走上前去面斥李辅国:“上皇四十年太平天子,尔欲作弑军贼乎?”他的气势镇住了李辅国,李辅国语塞而退。

    高力士的行为深深得罪了李辅国,不久李辅国就勾结张良娣私下诏书,将高力士强行从玄宗身边拖走,流放到了巫州(今湖南黔阳县),此时的高力士已是77岁高龄。两年后,高力士遇赦赐还,回京城长安途中得知玄宗已经去世,大为悲痛,竟然绝食呕血而死,终年79岁。代宗皇帝依照唐玄宗的遗诏:令高力士死后陪葬泰陵。

    高力士的墓志铭上写着:“其宽厚之量,艺业之尤,宣抚之才,施舍之迹,存于长者之论,良有古人之风。”意思是说高力士为人宽厚,很有度量,他的文武才华和辅主之才非比寻常,且乐善好施。由此我们或许可以看到一个真实的高力士:他有历史局限性,但他也为唐王朝的中兴写下了浓重的一笔。对比唐王朝尔虞我诈、亲情泯灭的残酷斗争,他对唐玄宗致死不渝的忠诚,无疑闪烁着人性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