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54张九龄(2/2)

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做到了宰相职位,不久又升为最高官职的中书令。

    张九龄从一个校对文字的小官升到宰相,可以说是靠着他的才华一步步爬上来的。可爬到了皇帝身边,光会做事就不行了。张九龄偏偏又是个耿直敢言的人,尽在玄宗面前尽忠言,可是忠言逆耳呀! 因而得罪了晚年昏庸的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玄宗罢张九龄而拜李林甫为相,次年,左迁荆州大都督府长史。李林甫是唐室宗亲,只会甜言蜜语,李林甫在相位十九年,由“开元盛世”进入了“安史之乱”,与张九龄在宰相之位时,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张九龄的罢相被贬,是他政治生涯中的一个重大挫折,对于唐室王朝来说,也未必不是个更大的挫折哩!

    张九龄为官时,一心想着国家和百姓。他建议于河南屯田,引水种稻,主动兼做河南稻田使。他曾上书唐玄宗李隆基,主张重视地方官人选,纠正重内轻外风气;选官应重贤能,不循资历。当唐朝处在全盛时期时,玄宗心生懈怠,只想好好享受晚年清福,而张九龄细心发现隐伏着的种种社会危机,他针对社会弊端,提出以“王道”替代“霸道”的从政之道,强调保民育人,反对穷兵黩武;主张省刑罚,薄征徭,扶持农桑;坚持革新吏治,选贤择能,以德才兼备之士任为地方官吏。他的施政方针,缓解了社会矛盾,对巩固中央集权,维护“开元盛世”起了重要的作用,因而被后世誉为“开元之世清贞宰相”的三杰之一。

    开元二十八年(740),张九龄因病在韶州曲江私邸逝世,葬于今韶关市武江区。安史之乱后,唐德宗派使臣来韶祭墓,并下诏赠司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