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掌上曾国藩 胸中胡雪岩 > 第二章 知人善任,圆融之道(2)

第二章 知人善任,圆融之道(2)(1/2)

    第二章  知人善任,圆融之道(2)

    曾国藩在京仕途迅速升迁的过程,除了依靠自己平时的努力和积累和机遇外,如果没有穆彰阿的知遇之恩及援引之功,无论他多勤奋上进,聪明能干,要在十年之内连跃十级,那也是不太现实的。但是如果没有平时的努力与素养,又怎么能有穆彰阿的赏识。即使有穆彰阿的赏识,没有曾国藩自己的主动策应,又怎么能使穆彰阿一再举荐。因此曾国藩在看重善与人交际的同时,更特别注重平时的自强不息。

    倚人而起,不露痕迹

    对于政治家而言,不可能没有“倚人而起”的经历。“朝中有人好做官”,这是为官之道的首着。“倚人而起”即跟人,做政治赌注。但世间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政治家之间的“友谊”更经不起考验。

    曾国藩说自己近乎“拙愚”,实际上城府很深,颇有心机。他无论是位高权重、一呼百应时,还是举足轻重、一言而决时,甚至在他不得志的困辱之时,都不与朝中亲贵相交往。他不愿卷入高层的政治斗争中,做无畏的牺牲。但这不等于他与高层,尤其是那些在很大程度上掌握生杀大权的人没有密切的联系。事实上,曾国藩在道光朝曾倚重穆彰阿、咸丰朝倚重肃顺、同治朝倚重恭亲王等等,而且形迹显然。但值得注意的是,穆彰阿、肃顺都不得善终,而曾国藩官照升,荫照封。宦海浮沉似乎与他无缘。尤为叹奇的是,掌政的后继者与前任即使有不共戴天之仇,曾国藩也岿然不动,这就很值得研究。肃顺与穆彰阿是这样,恭亲王与肃顺也是这样,都是“仇人接班”,曾与穆、肃关系都不一般。究其原因,这是曾国藩运用了“心有灵犀、不露痕迹”之策。姑且以曾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