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投其所好(2)(2/2)

起当事者极度的憎恶。有一次因为做得过火,而引发一件令他为之大彻大悟的事。

    1842年他撰文批评一位政客,此人不甘受辱,要求与林肯决斗,林肯骑虎难下,只好勉强答应,以维荣誉。幸好双方友人从中劝阻,一场生死之争,才在最后关头化解平息。经过那次教训之后,林肯终悟出为人处世之道,从此再也不再嘲弄他人,并一生奉为圭臬。罗斯福总统曾经亲口表示,每当他碰上一些头痛的问题时,他总是会往椅背一靠,然后抬头看一看堂前高悬的林肯总统画像,扪心自问:如果换了是林肯总统在位,他会如何处理这些问题。

    你是否想帮着去改变你某个朋友,使他们在这方面有所改进?很好!我绝对赞成!但何不从改变自己先开始呢?站在一个较自私的角度来看,改进自己,总比帮别人改进自己要划算得多,而且,或许还能省下招人嫌心的怨气呢!

    如果你我有心让某人仇恨一辈子,只要放开顾忌,毫不保留地予以严厉批评,保证可以奏效,哪怕你的批评完全正确,对方仍是会恨你入骨。

    与人相交,定要切记人本身并不是一种逻辑、理性的动物,而是一种充满感情、偏见和虚荣的动物。

    批评就像是个危险的火星塞,足可引爆人们心中浮夸的虚荣与自尊,甚至足可置人于死地。

    天下再笨的人,也懂得批评、咒骂、抱怨他人,而大部分会做这些事的人,则都是笨人。倒是要学会体谅、宽容,只有品格高尚、能力甚强之人才有可能做到。

    “伟人表现其伟大的方式,”卡里尔说:“是在于他们对小人物的宽容与体谅。”

    所以,我们何妨不试着多去谅解别人,而别再去批评他人,惟有如此,我们才能不受其弊,反得其利。恻隐之心亦将由此而生。

    人生来就是智慧的生物,但是人类在拥有理性的同时,也拥有了更多的感性。

    人充满了感情,偏见,而且极度的虚荣,当面对别人的错误时,没有必要过分地批评指责,因为这样做根本是于事无补的。

    多一份宽容,理解,世界将会更美好;而过分的苛责,带来的则是他人的怨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