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38节 哥伦比亚新城之梦(2)(1/2)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公共建筑的设计中,新城的开发商组织了相关专业人员参与建筑方案讨论,以帮助修正构思理念并使之具有操作性。如,新城在筹建日托中心时就请来了有名的学前教育专家,在她的帮助下制定了详细的实施计划,并且列出了相关的设备和必要设施。

    教育为本。规划者探讨“城市在人的成长中的角色”问题,认为教育应在新城中起到积极的作用。教育氛围要在社区内随处可见,不能将教育仅限定在教室内,接受教育不应该是年轻人的专利。所以新城不但根据需要在组团、小区和城市一级配置了托幼、小学、初、高中和大学,而且特别强调了成人进行再教育的设施和课外教育设施。可以通过学校、医务室、福利办公室、礼堂、图书馆等开展家庭保健教育。为了提高图书馆的使用率,图书馆要交通便利,最好与礼堂在一起。初、高中最重要的社会意义在于它们也是在社区的一种设施。中学的教室等设施可以作为社区成年人进行再教育的工具,而且,体育馆也要修建得足够大,并安装尽可能多的各种健身器材,以供居民们在课余时间来使用。另外,小区还设置了专门的社区学院,其功能为:职业培训、家庭生活教育、业务教育、社区交流,以及各种各样的社区服务训练。所以,哥伦比亚城能够提供大量的学习机会、实践机会以及进行公益服务的机会。社区大学还可以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如图书馆等,并与社区工作人员和居民互动,促进社区内的文化交流及社区规划的综合发展。

    多样的交通规划。美国是以汽车文化著称的“车轮上的国家”,在哥伦比亚城规划中十分重视人行、自行车和车行交通的协调,并十分重视增加对人行的考虑。为了便于居民步行或骑自行车在组团里面活动,组团占地直径不应超过半英里。为了儿童安全上学、放学,在组团里不应建有内部车道。小区中心的各种设施到每一个组团的距离也不超过半英里。组团中心以及小区中心距居民的住宅距离很近,并且修筑了高标准的自行车道,所有这些都是为了鼓励小区居民更多地使用自行车。因此,在组团中心和小区中心附近建设了足够大的自行车停车场。

    在新城建设中,提倡依靠公共交通系统解决大区域的交通疏散问题。就像书中提到“我们如何保证孩子、老人、物业管理人员、女招待以及只有一辆汽车的家庭能够方便快捷地到达他们想去的地方?”不仅在哥伦比亚城总体规划中将小区中心、新城中心及社区服务设施结合公交整体设计,并且在初期规划时,开发商就请来了公共运输专业的人员共同讨论哥伦比亚公交系统的可实施方案,逐个落实了相关的细节问题,如公交路线、车队规模、行车时间、司机培训等问题。并且顺利地将公交系统的运营移交给了CA协会。虽然在后期的运营中,哥伦比亚城存在着公交体系承载能力略显不足的缺陷,但这种现象不是哥伦比亚新城特有的,美国所有的郊区开发项目中由于人口密度较低,因而没有足够的人口来支持各种公交体系。不过至少新城这样的大规模地产项目比起那些以无序混乱的方式进行的小项目要强,通过公交系统成功地解决了上班族的通勤问题,但对于非工作人员的日常出行交通,还是存在困难的。也许就像书中写到的“要维持公共汽车的运转,还必须要从CA协会、联邦政府获得大量的补贴才行”。郊区项目的公交配置在中国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但是依靠公交解决居民疏散问题应该是一个正确的方向,尤其对于人口众多的中国更应如此。

    动态设计,预留用地。新城要经过20年的开发才能初具规模,在进行规划时既要使新城开发之初具备必要的功能,又最好能预见到20年后新城可能会发生的变化。并且“我们不是让人们去适应我们创建的社区。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向居民提供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为实现这个目标,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要集约化利用土地,留出成片的可供将来发展的用地。

    哥伦比亚城建设中在每一个社区的中心,均预留了一片未开发的土地,根据将来居民的喜好而进行开发。这样也可以向居民提供一个发挥各自兴趣的机会,增强“社区感”。

    强烈的环境意识

    环境涵括两个方面,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自然环境。哥伦比亚城的目标之一就是“保护并提高土地的质量”。IanMCHawg在他的著作《生态规划》里提出了“地理位置与周围环境分析”的观点,认为“土地开发计划起始于了解土地”。首先,规划者使用详细的境貌勘察图来确定需要保存的林区、灌木和单株。根据地面斜度划分为平地(0~10%),坡地(10~20%)和不适合建房的陡坡(>20%),山坡地林区作为公用空间或开发成低密度的单个家庭住宅或用于开发乡间别墅群;而平地则开发成中高密度住宅区。并且根据阳光分析,将学校操场、公园用地、高尔夫球场等需要尽快排除雨、云、露水的设施安排在朝阳的坡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