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34节 住在街上(1/2)

    德源

    以前我们是这样生活的:住在街上并且享受着街坊,享受着街道,享受着街市,似乎是很农耕的一种居住方式。不是吗?每当我们驱车经过村庄时,发现那里的人们就是不折不扣地这样度过每一天。

    上世纪80年代末,有了小区,围上围墙,立刻进化升级,这里一般是干部的专属住区,是城市平民做梦都不敢想的所在。

    小区,也就是小众的生活空间,讲的是地段的方便和矜贵,然后就是住家的身份、等级、资历,小区之小,可见一斑。小区代表了阶层生活的不同,是计划经济的居住体现,是福利分房的特殊福利。

    小区持续至1990年代末,社区兴起,精致的围墙、欧式的立面、花园、会所、泳池、步行街,不一而足,商品时代降临到住宅产品上,社区建设成为发展商比拼内力的大舞台。

    而将来,我们还要住在街上——说得好听点,是住在街区。

    从小区到社区,再到街区,不是文字游戏,而是居住进化论的真实体现。

    生活在小区缺乏真正的安全和舒适,生活在社区却又缺乏真正的繁华和交流。如果是一个太大的社区里,你又正好住在靠里的位置上,你很可能会一次又一次打消“出去走走”的美好念头,因为,走出社区需要花你10分钟时间——更可能的是,走出大门,就是另一个属于车辆而非属于行人的街道。夸张一点讲,这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生活集中营。

    那么,住在街上的价值就显而易见了:一抬腿就是街道,有车来来去去,但是更有行人经过;街转角的小店是熟悉的档主,见面打个招呼;走去街对面的面包房买几件新出炉的面包,包起来带回家—— 一切都在步行几分钟里发生,简单却富有自由感。这就是住在街上的妙趣。

    人车分流刚刚成为许多社区争相标榜的物业价值,禁止陌生人进入生活区域也已经成为了社区保障居民人身财产安全的共同法则,住在街上岂不是要产生更多不安全因素,从而大大降低高尚物业的生活水准吗?正确的答案是:当下高尚物业的规划取向已经开始了OPEN化街区建设的全面探索,住在街上将会是未来最为重要的居住形式。

    无论从横向的世界还是从纵向的历史来看,住在街上往往是富人居住圈落的典型特征。远的不说,单说近代中国最典型的居住区,就是享誉海内外的天津五大道。五大道是上个世纪初的租界区,德国、俄国、意大利、英国、法国、西班牙等各国建筑风情在这里集中展现,并且与本土文化产生了相互的融合与借鉴,成就了一幅独特而沉静的生活画卷,尤其令后人叹服的是它对街道以及街区的尺度把控和气质营造。

    五大道上的街道尺度一般都保持在7米的宽度,街道两侧是树荫掩映的人行路,然后是花台花坛,再退后就是住家的围墙,一般高度在两米左右,高过人头顶不是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