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白领2005: 优秀企业的文化和机制 > 第26节 工业化住宅的价值定位

第26节 工业化住宅的价值定位(1/2)

    陈延年

    从历史角度看,我们在哪里?

    从客户角度看,谁为工业化住宅买单?

    从价值角度看,客户愿意为什么付钱?

    这是中国工业化住宅先驱者必须首先回答的三个根本问题。

    工业化住宅历史

    美国的工业化住宅是在1930年起步的,最初作为车房的一个分枝业务而存在,主要是为选择迁移/移动生活方式的人提供一个住所。而工业化住宅的兴起主要是在二战之后。20世纪50年代,欧洲一些国家掀起住宅工业化**,60年代遍及欧洲各国,并扩展到美国、加拿大、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

    从总体上看,发达国家工业化住宅经历了从追求数量为主到追求质量为主的转变。

    从二战以后到20世纪70年代,主要以追求数量为主。

    当时有两大问题亟待解决,一是二战造成的“房荒”问题,二是当时建筑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十分短缺,各国主要通过住宅的工业化大幅度提高房屋建造能力和建造速度。

    法国1945年住宅建筑能力为8万套,但实际需建造20-25万套,推行住宅工业化后,到20世纪70年代建造能力已达到40万套左右,基本解决了住宅有无的问题。日本从20世纪60年代发展住宅工业化,住宅建造量从20世纪50年代上半期的30万户,提高到20世纪60年代上半期的80万户,60年代下半期又提高到130万户,到1968年已达到每家一套住房的水平。

    从1970年-1980年开始,住宅工业化的重点转向质量。

    第一轮住宅工业化热潮产生了一些负面问题,比如建筑物呆板单调,规划、设计、施工质量较差,配套不完备,忽视环境保护等。更重要的是消费者的需求水平进一步提升。第二轮住宅工业化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调整,发展更加全面。

    瑞典在1960年-1975年实施了“百万套住房计划”以后,逐步对过去“过分掠夺性”开发建设和对居住环境问题的忽视进行补救和更新改造。德国从1970年开始强调住宅配套建设,一是房屋内的浴室、电炊、冰箱、集中供热的配套,二是在居住区配套建设商店、幼儿园等服务设施。在法国,从1980年开始,针对过去住区选点不当,功能单一,缺少公共设施,不适合老龄人居住等问题,进行了大规模住区改造。进入1990年以后,发达国家的工业化住宅的内涵更加丰富,开始追逐个性、科技、健康、舒适、环保及信息化等概念。

    由于历史背景的不同,各国的发展道路呈现不同的特点。

    从主导力量上看,欧洲、日本和前苏联体现了较强的政府导向。无论在工业化标准制定、投资、制造上,政府都扮演很重要的角色。比较突出的是瑞典,该国曾在1960-1975年实施了著名的“百万套住房计划”。而美国则体现出企业自由发展的固有特点,政府只是在工业化标准制定及宏观调控上起一定作用。

    从制造方式上看,欧洲走的是大规模工业化预制装配道路,建造了大量住宅,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标准化的、系列化的建筑住宅体系。前苏联、东欧和英法等国家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形成了装配式大板住宅建筑体系。而美国则注重于住宅的个性化、多样化。美国住宅多建于郊区,以低层木结构为主,用户按照样本或自己满意的方案设计房屋,再按照住宅产品目录,到市场上采购所需的材料、构件、部品,委托承包商建造。

    谁为工业化住宅买单?

    在美国,工业化住宅一直以来的主要购买者是低收入人群。

    在全美范围内工业化住宅分布特点如下:南方55%、西部19%、中西部18%、东北部9%。这些区域的共同特点是:低收入家庭、移民和退休人员比例大。在低收入人群的购房者中,23%来自于工业化住宅,南部地区这一比例超过30%,郊区高达35%;在南部农村地区的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