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燕城DD冲刺班在城郊(3)(2/2)

度后,除非发生了人性的逆转,否则就很难降下来。关于“人性的逆转”这一点,王小波曾经在他的文章里面提到过,在文革时期的环境下就能实现。但是比尔·盖茨并没有处于类似文革时期的环境啊!因此,毫无疑问,这个结论是错误的!

    那天戴艾辛显然兴奋过度,一不小心说漏了嘴。在演讲中借用他人之口把Sun好损了一通。好在他一说完就反应过来,赶紧采取补救措施把话又说回去。但是Sun并不满意,趁着傍晚饭后的空档就带着我去戴艾辛的住处去会会他。戴本来在休息的,一看Sun亲自登门拜访,知道来者不善,赶紧殷勤招待。Sun谈论了一下这个生意的两地现状后,话锋一转说:“王中盛叫我转告你,下次演讲要注意一点,不要讲得唾沫横飞口无遮拦的。”戴艾辛显然明白Sun的意思,赶紧讪讪地表示今天的确犯了糊涂,下次一定要吸取教训。

    从戴艾辛那里出来以后,Sun告诉我,别看他的团队在本地DD班上看不到什么人影,实际上他的团队大部分在外地,将来我要去厦门地区参加DD班就可以看到了。难怪我在福州参加DD班的时候,除了风钻团队以外,很少看到本地其他团队参加。而对于这种情况,风钻是这样解释的:凌钻对他的团队宠爱有加,所以票都给了他们,而其他团队就没有票了。也就是说,Sun和风钻对于同一种情况的表达有出入,至少他们都只捡了对自己有利的方面来说。

    Sun还说,厦门比费若的最高领导就是王中盛。每次别的团队要厦门DD班的票都要不到,只有他可以要得到,因为“黄是一个非常好的人,跟我关系非常好。”作为一个成熟的DD以上领导人,Sun在维护和推崇上级这一点上做得尤为出色。他说:做策划的目的就是保证我的团队在任何DD班上都可以参加,说简单点,我的任务就是拿票。

    后来我才明白,虽然都是同属一个比费若系统,但是还是有派系之分的。比如福州和Sun本地都属于凌钻一派,而厦门和燕城则属于王中盛一派。有时候两大派系为了增强DD班的效果,还会相互派出优秀讲员进行交流。Sun为了保证自己团队能够发展得更快,使自己的下级部门见识更多的领导人,因此就很努力地与不同派系及团队的领导保持和发展密切的友好关系。因此,Sun做的工作好像一国的外交一样。外交的准则只有一条:没有永恒的敌人也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这一点,Sun对我说得很透彻:你以为邀请他们 (指戴艾辛等燕城讲师)来讲课容易吗?他们每来一次,我老婆就要过去一次。他们那里的产品课全部是桑草一手带出来。做这个生意很现实,你不要想着别人主动来帮你,而要先主动去帮别人。你不去帮别人,别人会帮你吗?A公司为什么能如此成功?是因为它的制度能把人与人之间的利益结合得如此紧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