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心体之念天体所现(1/2)

    心体之念天体所现

    心体便是天体,一念之喜,景星庆云;一念之怒,震雷暴雨;一念之慈,和风甘露;一念之严,烈日秋霜。只要随起随灭,廓然无碍,便与太虚同体。

    心体:在中国哲学中,除了具体的形骸外,所有精神、灵性、智慧、思考、感情、意志等都被视为心抽象活动的一部分。因此心体可解释为人类精神本原。

    天体:天空中星辰的总称,可解释成天心或宇宙精神的本原。

    景星:代表祥瑞的星名。

    庆云:又名卿云或景云,象征祥瑞的云层。据《汉书·礼乐志》:“甘露降,庆云出。”

    甘露:祥瑞的象征,据《瑞应图》:“甘露,美露也,神灵之精,仁瑞之泽,其凝如脂,其甘如饴。”

    廊然:广大。

    太虚:泛称天地。

    人类精神本原就是宇宙精神的本原,也就是人的灵性跟大自然现象是一致的。人在一念之间的喜悦,就如同自然界有景星庆云的祥瑞之气;人在一念之间的愤怒,就如同自然界有雷电风雨的暴戾之气;人在一念之间的慈悲,就如同大自然界有和风甘霖的生生之气;人在一念之间的冷酷,就如同自然界有烈日秋霜的肃杀之气。人有喜怒哀乐的情绪,天有风霜雨露的变化,有哪些能少了?不过随大自然的变化随时兴起随时幻灭,对于生生不息的广大宇宙毫无阻碍,人的修养假如也能达到这种境界,就可以和天地同心同体了。

    古人主张天人合一,以为大自然变化和人体内部变化是相对应的。而孔子则借自然之物而喻人生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