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从模仿中走出死胡同(1/2)

    对于很多人,尤其是知识分子而言,写文章是很难避开的“考验”。

    多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圈子里流行着一句话:“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意思不言自明,也就是说在写文章时,如今很多人都喜欢抄袭别人的东西,但是,抄袭也是分机械性抄袭与高明手法的“抄袭”。很多人虽然看不起文章“抄袭”者,然而,很多人又迫于社会现实,经常做这种事情。

    事实上,被有些人嗤之以鼻的“抄袭”,也是有分别的。刚才说了,事实上直接把人家的文章拿过来,而没有多少改变,的确就是一种令人鄙视的行为,这种做法就是“抄袭”。与之相反,如果在人家文章的启发下,写出自己的东西来,就不应该是“抄袭”,而是“创新”,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超级模仿”。事实上也的确如此,会“抄”的作者是自己独特的生活感受,不会“抄”的作者是自己走进剽窃和雷同的死胡同。

    人非生而知之,更不是一生下来就能写出优秀的文章来,都有一个模仿的过程。

    但是,刻意的模仿、低层次的模仿、简单表面的模仿,而不是“超级模仿”的话,很容易使模仿者走进“生产”的死胡同。具体到写作上,走进的“死胡同”就是写文章很容易导致文思枯竭。

    我们已经知道,模仿也绝对不是直接抄袭或者生搬硬套。模仿是从此事物到彼事物之间的“支撑点”,例如,在模仿写作方法时,我们应该与仿写紧密结合。要能够发现事物之间存在的“类似”,经过自己对范文的消化吸收,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学习运用范文中有用的东西进行创造性的再写作。如此,其思维方能达到新的高度,逐渐地,创新意识也就悄然而生。否则,光是表面上的模仿,随便改变几个无关紧要的字眼,是很容易走进写作“死胡同”的。

    古人谓:“浅者偷其字、中者偷其意、高者偷其气。”“偷”即模仿,“偷意”、“偷气”为模仿中的创新。回顾我们的写作史,古今中外,从“模仿”到“创造”,写出有新意的作品的例子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