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微软的模仿生涯(2)(1/2)

    “先模仿,再打压”的市场策略

    微软有史以来的发展策略和企业文化,是从来不会去主动创新,也缺乏主动创新的传统。但是,微软模仿、吸收和“污染”他人原创技术的能力却就如火纯青。

    事实上,纵观微软的发展史,微软更擅长的是模仿和做一些修修补补的工作。例如,盖茨赖以扬名立万并最终发家致富的Basic语言,是上世纪60年代达特默斯学院的两位教授创造的。而微软起飞的翅膀DOS,则是向西雅图计算机公司购买的。

    以微软的Office产品为例:纵观过去30年间Office产品的发展,虽然微软在Office 6.0之后连续推出Office 7.0、Office 97、Office2000乃至最新的Office XP,但实际上在电子表格及图表制作之后,激动人心的变化几乎没有。而微软一再想对Office的数据集成进行修改,并且也对一些小问题做了些修修补补,但并没有完全解决Office中最关键的集成问题,直到其近期提出了研发中的Office 12。

    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软件业从诞生起,就具有开放的传统。但是,微软改变了这个传统,并为软件业的发展制定了新的游戏规则。可以说,今天软件业的许多游戏规则都是微软自己制定的,微软也因此得以迅速发展壮大起来。

    成功者必然有其成功的理由与秘诀所在。微软作为全球举足轻重的企业,肯定也有其与众不同的成功策略。事实上,总结微软的成长之路,我们很容易就能够总结出微软的一条鲜明的市场策略,这也是它一贯采用的手法,这个策略可以用六个字总结——“先模仿,再打压”!

    且让我们看看微软是如何先模仿别人,再打压竞争对手的。我们不妨借微软与网景公司的网络浏览器之争,来证明一下。

    20世纪90年代中期,网景的Netscape浏览器曾经一度主导网络浏览器市场,尽管那时候它还是一个学生的业余作品。但由于后来微软大打免费牌,借助网景的创意开发出IE浏览器并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捆绑,网景的浏览器市场开始大量流失。微软的这张免费王牌不但奏效,而且促使网景公司的发展情况每况愈下,以至于到1998年年底时被美国在线(AOL)并购,而微软也因此惹上了反垄断的世纪官司。如今,网景浏览器的全球市场占有率已经降低到3.4%,下滑到了历史新低,而它的竞争对手微软的IE浏览器市场占有率则高达96%,在全球浏览器市场稳居霸主之位。

    借助强大的市场优势与金钱实力。微软屡屡实施“吸功**”,将许多其他公司创造的新技术新功能纳入自己的产品,尤其是在Windows里,使其成为无所不能的百宝箱。这种形势下,弱小的软件公司显然无法与微软抗衡。

    虽然可以说微软已经成为了一个庞大的帝国,但实际上还从未曾真正通过自己原创的设想,开发出过市场需要巨大的产品,前面提及的Basic、DOS和IE浏览器自不必说,微软其他的主要产品Windows用的是Xerox和Apple的技术,Excel其实是Lotus1-2-3的复制品,Word纯粹是对Wordstar、WordPerfect的跟风……这些模仿的产品构成了微软的主要力量。而一些所谓自己的创意和产品,如Bob、MSN、Slate、Mungo、Park等则无一显著成功。

    青出于蓝的FUD战略高手

    面对全球Linux势不可挡的势头,尤其是各国政府青睐Linux形成浪潮之极,微软终于开始放下蔑视的身架,停止以往简单鲁莽的谩骂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