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图书跟风因何大行其道(1)(1/2)

    在图书市场上,当一本书红火起来位居畅销书榜后不久,便会有一系列从名称、封面、内容、体例、甚至版式都类似的书涌现出来,从而形成一股出版潮流,这种现象,人们把它命名为“跟风出版”。

    在国内图书市场有待成熟的背景下,跟风出书现象相当普遍。一本书畅销后,蜂拥而上的是大量话题、书名、封面、内容文字相似的“小兄弟”。这是市场竞争过程中必然产生的现象。跟风不会赔本,应该是商业规律,如果把书换成其他的商品,跟风也是正常的事。

    图书生产一旦进入大众文化领域,跟风就不可避免。归根到底,图书跟风还是利益的驱动:成功的范例在前,依葫芦画瓢地机械复制,只要跟得快,既可以减少内容开发的成本,又可以降低试水市场的风险,这就是经济学上所说的“搭便车”现象。

    一书得道,众书升天

    细心的读者一定还记得当年曾误读“金庸新”、“全庸”、“古龙巨”、“琼瑶名”等人的大作,自那个时候起,中国图书市场上便开始有了一种新的游戏——“跟风出版”。这个游戏玩了多年,花样百出,甚是热闹,今天看来,游戏还在继续。

    据数字显示,畅销书占中国国内图书总量的6.7%,创造的利润则占整个图书市场利润的68.9%。在利益的驱动下,没有理由不跟风。“一书得道,众书升天”的现象比比皆是:一本书畅销后,很多相似的书籍马上出现,模仿话题、封面、文字,甚至是出现封面、书名几乎完全相同,内容却迥然不同的书。有专家认为,跟风是大众文化生产中一种带规律性的现象。

    从市场来看,跟风是非常自然的现象,有一个好的点子,即使是最好的出版社,也不一定能把这个点子用完,大家都看到这个好点子,马上来分一杯羹,这是很正常的。一个好的点子,引发不同角度的表达,应该是件好事。当然,从另一方面看,很多跟风书本身就是“出版垃圾”,这类书会加重读者的负担,不仅仅是经济上的负担,还是选择上多花时间的负担。

    匈牙利学者阿诺德·豪泽尔在《艺术社会学》里说过,通俗文艺“总是机械地套用某些创作规则,即坚持那些畅销书、红极一时的东西的标准,某种手段一旦获得成功,就百用不厌,不管是否已经用滥了”。通俗文艺创作是这样,整个大众文化生产也差不多是这样的。

    记得戴安娜去世时,一个月内出现了17种关于她的书,卖出200万码洋;张国荣去世7天之内,也有两本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