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一章 成长为何如此艰难(2/2)

其中有两年,戴卫还坐上了排行榜第一名的位置。

    由于戴卫的经营业绩和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很多家电连锁业的老板都想聘请戴卫加盟自己的公司,当然薪金很诱人。甚至有两家公司想通过猎头公司把戴卫挖过去,但都没有成功。戴卫真正喜爱的是扩展业务所带来的快乐。每当朋友问他为何推辞其他公司的高薪邀请,为什么不到一家更大型的连锁业去发展时,他总是会提到自己在成长的企业中负责决策所带来的满足感。例如,他拥有相当的权限来挑选合乎当地市场人口结构(有钱的犹太裔)需要的商品,当他卖力地提高营收,希望成为社区中最大、最好的零售商时,也将自身的创造力发挥到极致。结果不但使公司的营收有所增加,戴卫也从中经历了自我成长。

    戴卫想都没想过要离开思佳家电。他一直想为公司做更大的贡献。然而有一天,一切都变了样。一家著名的零售业集团买下了思佳家电。戴卫照常开展他的业务。刚开始的几个星期,看来似乎没有什么重大的改变,戴卫认为不过是改了名而已——没想到接下来却出现翻天覆地的变革。

    为了筹集收购思佳家电的费用,新的母公司宣布对思佳家电进行整缩。母公司宣布了一个削减成本8%的方案。对戴卫来说,这意味着必须裁减十名手下的店员。如此一来,不但业绩成长会受到影响——因为招呼顾客的人员减少,而且也会打击其他员工的士气。

    更为糟糕的是,公司紧接着又宣布下一步的整缩方案。公司宣布多项决策权限收归总部,包括商品采购、广告、存货种类与数量以及何时送货至各分店等。戴卫发现,公司把重点放在缩减成本与创造现金收入上,而不重视寻找能获利的营收成长之道。他觉得,过去曾缔造销售成长的引擎即将慢慢熄火。

    戴卫的直觉是正确的。销售的成长与店内的气氛都开始低迷起来。愈来愈多的顾客什么都没买就走了,上门的人数也在减少,而且顾客抱怨商品的种类变少,不符合该店主要客户——犹太裔顾客的偏好。

    一幕眼前上演的画面,让戴卫真正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一对四十岁出头的夫妇,虽然身着便装,但仍看得出是一对有钱人,这对夫妇认真地检视店内最高档的室内音响,但在他们四下寻求店员的协助时,却没有得到适当的回应。凭多年的经验,戴卫知道原因何在——裁员的结果。

    看到那对夫妇踏出店外时,他明白裁员的决策已经自食恶果。

    二、必须寻找新的方法

    如果你是经理人,即使你没有亲身经历过收购或合并,但对这类经验应该不会感到陌生。戴卫在思佳家电的遭遇,显示了企业成长与否对企业本身以及员工所造成的影响,同时也告诉我们,企业在寻求成长之道时,必须转换脑筋,寻找新的思路。

    企业要保持营收永续成长,首先必须改变心态。企业要抛弃单纯地以削减成本或提升生产力来改善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而追求企业的营收成长。也就是说企业不能把眼光仅仅局限于内部,削减成本或改善生产只是一种被动地接受事实,只着眼于内部因素的做法,而应该进行发散性思维,从外到内观察分析公司限制营收成长的问题之所在。

    成长是一种创造性的行动,但也是一种有规律的流程,它能把企业内各个不同部分整合起来,协调一致地提升营收。流程的核心有十大方法,在以下的章节里,我们将逐一地进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