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宋孝宗赵昚(1/2)

    孝宗简介

    宋孝宗,本名赵昚,字元永。宋高宗在扬州逃跑时因受到惊吓,而失去了生育能力,惟一的独子又在苗刘之变后死去。而宋英宗系的后人,在靖康之变后基本被金一网打尽,全被押往北方,所以宋高宗只好选择了七世孙,寿王赵德芳的后裔赵昚,将他收为养子,后高宗禅让帝位给他。宋孝宗在位二十七年,病死,年68岁,葬于永阜陵。宋孝宗当太子的时候就积极主战,曾上书高宗反对与金国议和。孝宗继位后,决心改变高宗屈辱求和的国策,挽回宋廷的颜面,试图出兵恢复中原,光复河山。他为了获得民心,鼓舞士气,首先为岳飞平反,追封岳飞为鄂国公,谥号“武穆”,并削去秦桧官号。随后他起用抗战派将领张俊,发动抗金战争,但出兵不久,由于张俊志大才疏,宋军在符离集被金军击败。隆兴元年(1163年)金兵趁机大举南下,宋军损失惨重。宋孝宗北伐的决心动摇,罢免了张俊,重新起用了秦桧余党汤思退等人,并以割地纳贡,自称侄皇帝为条件,同金国签订了“隆兴和议”。以后,宋金处于休战状态,他又任用虞允文备战,结果虞允文的去世打消了他的雄心。

    淳熙十四年(1187年)十月高宗病死,孝宗服丧,任太子赵惇参预政事。两年后他禅位于太子,自称太上皇,闲居重华宫,继续为高宗服丧。赵惇与孝宗不和,长期不去探望孝宗。绍熙五年(1194年)六月,宋孝宗病死于临安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