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31节 北京想象(2)(1/2)

    2.还是要做制造业

    在这里,对北京的期望最高。

    “环渤海经济圈”、“首都经济圈”、“京津唐一体化”、“西环渤海经济圈”、“大北京地区”……这一系列概念的关键词都是北京。

    解放以前,北京是一个消费城市。但是,解放后,北京大力发展工业,如首钢扩建、燕山石化等,一些重工业都放在了北京,北京一度成为在中国特大型城市里仅次于沈阳的重工业城市。

    上世纪90年代初期,国务院对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是四个中心:政治、文化、教育和科技。没有提经济和工业。就近的天津则由于原有基础和交通优势,被定位于开放型的工商业城市。

    但是经济建设在北京市一直处于重要位置。包括一名中央领导主持北京工作时,曾经提出:“北京不是经济中心,但是全部工作必须以经济为中心。”

    在新的形势下,北京市政府发展经济的口号是“发展现代制造业”、“总部经济”、“打造北方金融中心”等。作为首都,北京有着天然的资源集聚优势。一系列新的企业落户北京,特别是现代汽车的到来,更成了标志性的事件。

    这引起了不少非议,认为北京发展经济有“不务正业”之嫌。天津、石家庄等城市一些人士更是认为,北京市不应该把重点放在经济特别是制造业上,抽离了很多本该属于他们的资源。

    孙久文以理性的态度回应了这种非议:“任何中心的建设,都是以经济建设为基础的。如果没有经济作保障,做任何事情,都是非常困难的。”

    孙久文认为,北京目前还没有能像上海那样处于经济扩散期,它比上海发展得慢,还处于集聚期,在这个时候要求它对周边辐射是不现实的。应把北京看作是一个市场,通过市场的手段来加强与北京的联系,不一定非要通过行政或政府的手段来联系,也不一定非要通过行政区域的调整来联系。

    事实上,有专家告诉记者,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家宏观政策下,地方不发展本地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