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15节 温州中兴(1)(2/2)

盈利更加艰难了。

    3.

    出路何在

    随着民营经济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温州的先发优势已经遍地开花,经济进一步发展则提出了新的要求,现在需要政府积极主动推动改革。”一温州籍省政协代表电话中说。的确,在过去原始积累时期,政府只要默认而造成宽松的环境就能利于民营经济的萌芽和成长,但现在则“需要积极推动了”。

    自90年代中期以来,“温州在全国的创新很少”。90年代早期,有均瑶集团第一个吃螃蟹“包机上天”,但均瑶参资航空公司却发生在武汉,温州某企业家对此类航空公司不能在温州诞生叹惜不已。有些企业家指出,温州的敢为天下先的创新大都发生在上个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那个时候的政府“敢于承担风险”。因此,如果说针对目前的增长放缓,“温州要来第二次飞跃,那政府现在就要转变观念,提高效率,改善软硬环境。”

    2000年,温州市政协就温州的投资环境作过一个调查,发现企业负担重,乱收费和总体环境成为突出问题。不少企业反映,在温州“最困难的是用地”,“最麻烦的是审批”,“最头疼的是检查”。问题的严重性不仅是这一现象普遍存在,“还在于这一问题依然在不断蔓延,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有效遏制和彻底根除。”一官员告诉记者。

    温州此次思想大讨论重点就是,“要学习先进地区超前的发展思想、可行的发展政策、成功的发展经验,做到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力求在解决改革发展重点和难点问题上取得新的突破。”温州市委书记李强指出,并建议在“学全国”时重点“对外开放学广东,吸引外资学苏南,城市建设学大连,政府服务学上海”。

    为改善环境,2003年8月,温州在全市组织开展了“效能革命”以提高机关效能,严禁有令不行、办事拖拉、吃拿卡要、态度刁蛮。半年多的时间里,撤除惩戒数百名机关工作人员。此前,据不完全预测,社会交往成本和贿赂成本约占企业非生产性成本支出“80%强”,一人大代表提案起草人透露。而温州企业的外迁,除了资源短缺,土地紧张、产业过度外,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区位投资环境不佳、政府服务不到位,比较优势丧失”。

    据温州企业界透露,温州市一级即将设立招商局,人事安排都已经到位,不过温州市编制办对此表示,“一切以公开文件为准,目前还没有这方面文件公开。”

    温州整个产业布局规划,也刚刚明朗,今后温州将按照“一核三带四区”来部署。一核,即经济核心区,发展三产和科技含量比较高的产业。三个带:温州西部和南北都是山区,发展绿色产品,原则上不发展工业;沿海金色产业带,工业为主;第三个产业带,蓝色产业带,海洋产业。从功能上来区分,北部、西北部是生态旅游区,南边轻工土产区,中间中部都市区,西部南部生态区。然而尽管改革在进行中,问题则不是一天就可以解决。在人才和资本的引进上,仍有房价上涨和有关单位之间效率不高的关键因素存在,这也许是这两年来温州务工的人数越来越少的原因之一,而这是温州发展的重点所在。温州的维新之路,看来还需假以时日。

    (见习记者罗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