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夏业良的失策(1)(2/2)

应(那是说,为什么没有界外效应)(Economic Inquiry, Jack Hirshleifer, October 1998)。”

    我不是要由此证明科斯和张五常的观点正确。正确与否是另一回事。我也不打算考证他们谁先提出了这个观点。谁来领功倒是次要的。我只是想告诉夏博士:作为产权经济学家和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张五常和科斯一致认为没有界外效应,这竟然是事实。

    (3)

    以我所知,张五常的那些观点,包括对“界外效应”的批驳,对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厘定,对价格管制分析框架的彻底重建,对博弈论和经济学充斥抽象数学的批评,都是他三十多年来苦心磨砺的学术心得和贡献,而绝不是在演讲和散文中的信口开河。

    思想可以比说话快很多。这一点在张五常身上格外明显。在交谈时,你一问,他就想到千言万语,结果是支支吾吾,只答你一句最要害的。遇到这种情况,你应该把他的片言只语记在心上,事后反复思量,并一再重读他的论著,这样你就会发现它们其实一脉相承。我的经验是,不少自以为高明的发问,他往往早就写过答案。

    张五常在北大演讲时,夏业良提问“为什么现在的MBA学费比几年前贵,但现在想读的人反而更多?”张只是回答“需求增加,价格上升”。夏后来对记者说张五常答非所问。我认为夏业良这次也仍然是衷心直说,但这样的衷心直说,只能表明他尚未掌握需求定律(参考《需求曲线必定向下》,薛兆丰,2001年12月12日)。

    (4)

    关于“三招变两招”。张五常认为经济学的核心有两点,一是“局限条件下求利益最大化”,二是“代价越高、需求量越小”。这一观点最先发表在他1998年出任美国西部经济学会会长的演词(The Transaction Costs Paradigm,Steven N. S. Cheung,1998)中。要说明的是,原文的核心是三点,即还有“成本是放弃了的最大代价”一项。事隔两年,他进一步简化,变为两点。

    显然,这是张五常穷三十年探索后对经济学理论体系的高度概括。在准备这篇演词时,张五常曾把稿子寄给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弗里德曼替他作了修改,并评价这篇论文为“经典之作(classic)”。滑稽的是,它到了夏业良那里,便成了张五常“以偏概全、误导学生”的主要把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