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为什么要价格歧视(1/2)

    2000年8月6日

    超级市场里,顾客出示会员卡或积分券,就能买到便宜货;提前半年通过旅行社预定的机票价格,与即买即走的机票价格相比,可以相差好几倍;日本汽车远销到美国,竟然比在日本本土的售价还要低廉;餐厅里同样的一客饭菜,如果客人是最近一个星期曾经光顾过的,就可以打个八折;两个学生即使成绩相当,但贫穷学生却可以得到助学金,实际上是缴交了较低的学费……

    同样的产品、同样的服务,针对不同的顾客,价格大不一样,这种现象无处不在。你可以把这类“价格歧视”说成是“不公平”、“不正当竞争”、“欺骗顾客”、“倾销”,也可以说这是“让利”、“优惠”、“补贴”、“扶持”。但那些一概是缺乏经济学基础的蛊惑人心的形容词而已。经济分析可以解释这些现象,并让您识破词语色彩的误导,认识市场定价行为本身的意义。

    产品定价的基本原则

    需求定律是说,价格越高,需求量就越小;价格越低,需求量就越大。所有市场需求,都符合这个规律。有所不同的是,不同的顾客对不同的产品价格,具有不同的敏感程度。有时候,价格稍微下降,需求量就显著上升;但另外一些时候,价格即使出现较大的变动,需求量还是停滞不动。

    人们对盐的价格不敏感,不管价格高低,需求量变化并不大;人们对衣服的价格就敏感得多,只要价格足够低,天天都穿新的名牌衣服最好。

    我们来考虑厂商定价的情形。价格如果定得过高,虽然每件产品所赚取的利润大,可是能卖出的产品总数很少,总的利润并不高;反过来,价格如果定得过低,虽然能卖出大量的产品,但由于每件产品所赚取的利润小,总的利润也还是低。

    事实上,厂商定价的时候,“价格”的高低是无关宏旨的,切中要害的是“总利润”,就是说,必须锁定具体的顾客,根据顾客的需求特点,根据顾客对产品价格的敏感程度,探索一个恰当的价格水平,使得总利润达到最大。否则,价格高,未必赚;客人多,还是未必赚。

    或许有人会问,厂商为什么一定要追求最高利润?答案是,因为生存的需要,因为竞争的残酷。市场不是行善的地方!阿尔钦教授诙谐地说道:取名为“Fortune”(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