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对己对人皆从容(1/2)

    我一生没有什么苦恼,因为我没有**、没有希望,所以没有失望、没有烦恼。

    ——许哲

    人们普遍有一种攀附心理,就是总喜欢把自己的生活和别人的生活相比,以此作为获得快乐生活的参照。英国《经济学家》周刊的一篇文章中谈到,美国哈佛大学的学生们曾接受过一项调查,问他们是希望一年挣5万美元,而其他人的收入是他们的一半,还是一年挣10万美元,而其他人的收入是他们的两倍。大多数人都选择了前者。他们宁愿挣得少一些,只要比其他人好就行。事实上,这是一种生活的惰性。即使我们通过努力达到或超过了其他人的参照标准,快乐也会十分短暂,因为我们会发现,又有另外的人群提供了更高的参照体系。我们只好又从新的起点起步,向新的目标进发……循环往复,至死方休。我们会感到快乐就像赛狗场上的那只诱惑狗儿们拼命奔跑的电动“兔子”,无论我们怎样疲于奔命,那只快乐的“兔子”永远都只能在前方。

    “你这一生中有没有遇到烦恼的事情呢?”曾有记者问许哲 。

    “我一生没有什么苦恼,因为我没有**、没有希望,所以没 有失望、没有烦恼。”许哲平和地回答。

    有人问她:“你曾忧虑过健康和金钱吗?”

    许哲笑道:“ 人们常问我,如果不存钱,到了死的时候谁给我买棺材?我说,我会走到一个小山前,就倒在一个洞里死去。他们笑了。我保持健康不是因为我想长寿,而是因为如果我病了,会给他人带来麻烦。”

    以提倡“快乐经济学”著称于世的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先生,曾对金钱与快乐问题做过深刻的阐述。他认为“不少人把钱作为一切行为的最终目标,这是非常错误的。因为钱只是达到目的的诸多手段之一。最终目标应该是以人为本,追求每个人的快乐,使全社会的快乐极大化,而不仅仅是全社会财富的极大化。”许多人不快乐,是“因为已经把自己交托给钱,成了钱的奴隶。做奴隶是痛苦的。当今社会虽然变富了,可是许多人没有更快乐,就是因为他们不懂得人生真谛,做了钱的奴隶而变得痛苦。”而  “人所追求的不仅是物质享受,经济学一开始就认为人的物质**是无穷的,资源是有限的,也就是把人放在一个永远满足不了的痛苦中。真正要解决一个社会的问题,是要解决每一个人怎么看待人生,怎么看待快乐的问题。”

    年轻的知名指挥家彭家鹏对此大约深有体会。彭家鹏早年在上海音乐学院和中央音乐学院学习作曲和指挥,被认为是很有天赋的青年指挥家。可在获得硕士学位之后,他却出人意料地告别了音乐。为什么?因为音乐家“太穷、太苦”。他来到香港,成为一名地道的商人,一身名牌,出入商界名流之间,赚了很多钱。但他感到自己并不快乐。终于,他重新选择了音乐,报名参加第35届国际康德拉申指挥大师班,被破格录取,并荣获“康德拉申大师班奖”,后又申请到乌克兰国际指挥大师班学习,并以第一名毕业。人生有时像一条环行道。彭家鹏重新拿起指挥棒,成为中国广播民族乐团艺术总监,告别了锦衣玉食的生活,又回归到简单朴素的生活中来。这时,他才最终找到满足与快乐。

    一位朋友曾向我诉说她的苦恼。她对金钱和物质享受并无强烈的**,所以平淡清贫的生活并没有使她烦恼。可是她并不快乐。为什么呢?原来是周围的人让她不快乐。她非常在乎别人对她的看法和评价,她尽心尽力地操持家务,是为了让丈夫满意;她小心翼翼地完成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