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老板是怎样炼成的 > 第23节 商业方法:花样翻新我争“鲜”(1)

第23节 商业方法:花样翻新我争“鲜”(1)(1/2)

    俗话说,各村有各村的高招。做生意的人,没有两个是招式完全一样的,否则谁也活不好,谁也甭想活新鲜。如果你去仔细观察,即使是两个只卖点酱油、盐、香烟、糖果的杂货小铺,表面看上去似乎一模一样,都是做点小生意,赚点小钱,但实际在经营方法、经营思路上也会有所区别,更别谈经营者的心气儿,可能一个只是想混个温饱,小富即安,另一个却整天在想着做李嘉诚、郭鹤年呢。英雄不问出身,为什么小人物就不可以有梦想呢?就算是华人第一富李嘉诚,不也是扎塑料花出身的吗?

    我们曾仔细研究过那些中国有名的富翁,特别是那些所谓的富豪。他们现在是富豪,当年绝大多数可也是穷人。我们研究这些人创业之初所采取的商业手法,再与我们现在所接触的大量创业者所经常采取的方式方法进行比较,发现了一些很有意思的现象,其中很多人在创业时所取采商业方法上殊途同归,异曲而同工。虽然他们创业的时间,中间可能隔了有10年、20年,一些创业者甚至可以祖孙相称,但他们在创业时所采取的商业手法上,却惊人地相似。这证明,有些商业运作手段、生意方法是不会过时的,不会随着时代而变迁,具有隽永的魅力。

    快半拍

    我们从中提炼出这些方法,比如"快半拍",依靠的是先人一步的嗅觉和慧眼。我们可以拿"中国亿万富豪俱乐部"成员之一的杨斌来做一个代表。杨斌后来犯了错误,或曰犯了罪,被法院判了刑,那是后来的事,我们在这里只是一码归一码,就事论事,就创业论创业,就生意论生意。杨斌的罪或错误,并不能掩盖他当年创业时所展露出的惊人商业智慧。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似乎有必要"更新"我们的思维,这是题外话,按下不表。

    杨斌,现年41岁,前香港上市公司欧亚农业董事长,祖藉湖南,后入藉荷兰,5岁即成孤儿,靠吃百家饭长大。据杨自述"18岁以前什么苦都吃过。"杨当过兵,1987年赴荷兰留学,27岁开始拥有自己的公司。杨的发迹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的东欧巨变,其第一桶金掘自20世纪90年代初与东欧国家,如前苏联、罗马尼亚、波兰等进行的跨国贸易。借东欧剧变时机,杨向波兰、俄罗斯等国家转售中国计划定价、价格偏低的棉线产品,后发展到成衣等纺织品,毛利润大都在5倍以上,两三年内杨就积累了大约2000万美元的财富。1992年至1995年期间,杨改向国内转售荷兰鲜花,同时向国内花商推销进口荷兰温室和冷库设备。国内花卉业刚起步时连温室水泥桩都要进口,杨由此又积累了大约4亿人民币的财富。相比之下,如果排除在香港上市,杨的欧亚农业给杨产生的效益极为有限,后来杨犯"错误",被判刑,也是栽在这上面,可以说得不偿失。

    与杨斌一样,依靠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巨变,进行跨国贸易或者边境贸易完成原始积累的中国巨富不在少数,杨只是其中特别突出的一位。据我们研究,从较为先进地区向较为落后地区进行贸易或产业转移,创富机会极多,赚大钱可能性极大。但两地差距不可过大,以领先半步为宜,我们称之为"快半拍"贸易法或投资法。此方法不仅于国与国之间有效,在同一国家地区与地区之间也往往有效。当年公安大学毕业的上海交警吴江涛离职后,以2000美元闯荡非洲国家津巴布韦,发现大多数中国人对非洲国家有误解,非洲的某些国家和地区,比如津巴布韦的城市地带,远非人们所想象的那么落后,在商业上大有可为。吴根据自己的发现,将中国商品贩运至津巴布韦,将津巴布韦的石雕等艺术品贩运回国内,做双向贸易,时为19